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友人伤歌姬

标题包含
和友人伤歌姬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温庭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查看更多
藏核
去完善

译文
月亮逐渐暗淡,花儿凋谢也别太过感伤,因为花儿终将再次盛开,月亮也会重回圆满。 如何消磨心中的美好情思呢?看着美好的事物消逝在时光的长河中也是一种方式。 那一首婉转动人的歌曲至今仍留在耳边,就像九泉之下的春草嫉妒婵娟的美丽一般令人难忘。 公子们可不要学习多情的过客,从古至今,多情总是让人受损啊。
藏核
去完善
释义
1. 芳念:指美好的思念或情感。 2. 浓华:这里指美丽的容颜。 3. 委逝川:意即青春消逝。“委”是丢弃的意思;“逝川”代表流逝的时光。 4. 婉转:形容歌声柔美动听。 5. 九原:泛指墓地。 6. 春草妒婵娟:意为连春草都会嫉妒女子的美貌。 7. 王孙:指出身名门的后代,此处可理解为富家公子。 8. 莫学多情客:不要模仿那些多愁善感的人。
藏核
去完善
赏析
《和友人伤歌姬》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是一首表达伤感情感的诗篇。在诗中,作者用月缺、花残等自然景象,象征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以艳歌婉转、春草嫉妒婵娟的形象,描绘出歌姬的美好与悲剧命运。最后,劝诫王孙不要学习多情之人,因为自古以来,多情总会损伤少年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浓郁,令人深思。
藏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友人伤歌姬》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政治腐败、战争频发,民众疾苦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对人生百态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 温庭筠在这个时期历经坎坷,他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这一方面让他深感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体察。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实现,却终因时运不济而未能如愿。然而正是这种无奈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悲悯之情。 在这首诗中,温庭筠以伤歌姬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以及整个时代的悲剧命运的感慨。他以歌姬为象征,描绘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同时,他也传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堪称晚唐诗歌的代表之作。
藏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