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标题包含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温庭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查看更多
森xiao蝶
去完善

译文
牡丹花凋谢时,黄莺的歌声也随之停歇;绿色杨柳环绕的庭院里,月亮洒满中庭。回忆使人难以入睡,梦里也难以相见。窗子背后透出昏暗的灯光,反映出翠钿和黄金的装饰在脸上。她独自在香闺之中默默流泪,满怀孤独与寂寞。人与人心相隔,泪水流淌成河,燕子纷飞宣告春天又将离去。
森xiao蝶
去完善
释义
1. 牡丹花谢:描述牡丹花在春天盛开的景象。 2. 莺声歇:指黄莺的叫声在春天结束后渐渐消失。 3. 绿杨满院:指绿色的柳絮布满整个庭院。 4. 中庭月:指月光洒在院中的情景。 5. 相忆梦难成:表示思念对方难以入睡,梦境也难以达成。 6. 背窗灯半明:指窗户旁的灯光微弱,暗示女主人在夜深时仍未入睡。 7. 翠钿金压脸:形容头饰华丽,女性美丽动人的样子。 8. 寂寞香闺:表现深闺之中的孤独与冷清。 9. 泪阑干:眼泪纵横交错,表示流泪之多。 10. 燕飞春又残:指燕子在春季离去,寓意春天的结束。
森xiao蝶
去完善
赏析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首句“牡丹花谢莺声歇”借牡丹花谢之景,暗示春天的离去。接下来的“绿杨满院中庭月”描绘了春天的夜景,月光下,绿意盎然的杨柳呈现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在温庭筠的词中,主人公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难以入睡,用“相忆梦难成”来描述这种无奈的心情。她独坐窗前,灯光昏暗,“背窗灯半明”既展示了室内光线暗淡,也象征着主人公心中的黯淡无光。 随后,词人运用“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两句,描述了主人公的容貌和情态。翠钿是一种装饰品,代表女性优美的容颜;金压脸则意味着富丽堂皇的服饰。然而,再美的装扮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结尾两句,“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点出了这首词的主题:别离之苦和思乡之情。主人公因离别而泪流满面,无法排解心中痛苦。燕子归来,春天即将结束,而她却仍处在思念亲人的困境之中。
森xiao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 温庭筠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牡丹花谢、莺声消逝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多次科举不第,终身未仕。他的诗歌和词作往往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同一时期,晚唐社会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细腻的情感表现和优雅的词藻雕琢,这也为温庭筠的词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然而,在这个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危机。整个国家逐渐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温庭筠的词也因此带有了一定的忧患意识。
森xiao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