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 叶埽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高高的楚江边,美丽的风景伴随着曙光。 白花在风中摇曳,就像凤凰的影子在舞蹈。翠绿的枝条仿佛蕴藏着龙的威严。 枝叶随着东南的阳光而舞动,向着西北的天空伸展。 然而有谁知道在那湘江之上,我在独自哭泣思念着你呢?
去完善
释义
1. 高簳:高大的竹子。 2. 楚江:长江的别称,这里指代整个长江流域。 3. 濆:水边,河边。 4. 婵娟:形容美好的样子。 5. 曙氛:早晨的雾气。 6. 白花:指竹叶上落下的露珠。 7. 摇凤影:风吹竹叶摇曳如凤凰飞舞的影子。 8. 青节:翠绿的竹节。 9. 动龙文:竹节的纹理如同龙的鳞片。 10. 叶埽东南日:竹子茂盛的枝叶遮挡了从东南方向照射过来的阳光。 11. 枝捎西北云:竹子的枝条触及到了西北方向的云朵。 12. 湘水: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湘江。 13. 流泪:竹子在风中摇曳,露水似泪水般滴落。 14. 独思君:独自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描绘了竹子生长在楚国江边,破晓时分,晨光中的竹子美丽动人。“婵娟”意为美人,此处借喻竹子之美。颔联“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通过比拟的手法写出竹子的特点:白花如凤凰的影子摇曳生姿,青节似龙鳞般熠熠生辉。颈联“叶埽东南日,枝捎西北云”,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枝叶扫过东南的太阳和西北的云朵,表现出竹子的生机盎然与旺盛的生命力。尾联“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以楚怀王思念湘夫人这个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中思念故人、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是唐朝诗人李峤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690年前后。这首诗歌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高风亮节的品质。 在李峤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在这首诗中,李峤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担忧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李峤本人曾担任朝廷要职,他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在他担任地方官时,他曾致力于改善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随着唐玄宗的即位,李峤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这使他深感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赞美竹子的品质,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