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观新栽竹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
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徧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
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昊天观:古代道教建筑,用于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
2. 新栽竹:指刚种植的竹子。
3. 清风:清凉的风。
4. 枝叶:竹子的叶子和枝条。
5. 山鸟:生活在山区的鸟类。
6. 已:已经。
7. 栖:栖息,停留。
8. 根别古沟岸:竹子的新根系分布在古老的沟渠两岸。
9. 影生秋观苔:竹子的影子投射在秋天布满青苔的道观墙壁上。
10. 徧:通“遍”,全部。
11. 诸草木:各种植物。
12. 惟此出尘埃:只有竹子能够从尘土中生长出来。
13. 恨:遗憾。
14. 为移君晚:因为移植竹子的时间较晚。
15. 空庭:空旷的庭院。
16. 更拟栽:打算再次种植。
去完善
赏析
《昊天观新栽竹》是一首描绘竹子的五言诗。诗中的“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展现了竹子在清风中轻轻摇曳的形态以及鸟儿在竹林中自由栖息的景象;“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则描述了竹子扎根于古老河岸的坚实与生在观台青苔上的清新,突显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和环境的清幽;“徧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喜爱和尊重,认为在众多植物中,只有竹子是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最后的“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不能早些遇见竹子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继续培育竹子的期待。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昊天观新栽竹》是唐代诗人刘得仁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晚期,大约公元850年前后。此时,唐王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时期,政治腐朽,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然而,诗歌艺术在这个时期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都在这个时期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刘得仁,字云志,洛阳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后辞官回乡,专心于文学创作。他性格孤傲,为人正直,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昊天观是新栽竹林的地方,这里的竹子青翠挺拔,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刘得仁在观看这些新栽的竹子时,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昊天观新栽竹》。在这首诗中,刘得仁以竹子自喻,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矢志不渝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