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新罗人归本国

标题包含
送新罗人归本国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 眼穿乡井树,头白渺弥程。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鸡林:古代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位于现在的韩国一带。 2. 巨浸:指大海。 3. 日近国先曙:意指离太阳越近的国家越早见到曙光,这里用来形容地理位置上的远近。 4. 风吹海不平:风浪让海面变得波涛汹涌。 5. 乡井树:家乡的方向,即回望故乡时看到的方向。 6. 头白渺弥程:形容时间漫长,头发都变白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7. 星霜换:岁月流转,时间流逝。 8. 唐家语:唐朝的语言,这里的“唐家”指的是中国。 9. 却生:再次出现或恢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友人归国情景的诗。诗的前两句"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说明了距离和时间的概念。第三句"日近国先曙"以日出为例,强调了家乡在眼前。第四句"风吹海不平"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借风浪表达了游子的心情起伏。接下来的"眼穿乡井树,头白渺弥程"更是形象地描述了归乡之心的热切和对行程漫长、艰险的感受。最后两句"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表示诗人期盼友人在新的国度里能真正适应那里的生活,并且能够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全诗语言质朴而深沉,富有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新罗人归本国》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当时刘得仁在长安求取功名,却未能取得显达的地位,内心感慨颇多。这个时期唐朝对外交往广泛,新罗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刘得仁与新罗人士相交甚密,对他们的离别之情十分感慨。因此,他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感情和对异域文化的尊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