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逢吕上山人

标题包含
逢吕上山人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疎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逢吕上山人》注释如下: 1. 吕上山人:吕岩,唐朝道士,字洞宾,号纯阳子,被尊为“吕祖”。此处可能指吕岩的弟子或其他修行者。 2. 尘里正愁老:在尘世中担忧衰老。 3. 相逢眼益明:与吕上山人相遇,眼界更加明朗。 4. 从前枉多病:过去因世俗之事而虚耗精力,生了许多病。 5. 此后鲜疎名:从今往后,要远离名利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 6. 古柏今收子:比喻自己已步入老年,需要传承智慧。 7. 深山许事兄:在山间修行的人互相敬重,如同兄弟。 8. 长生如有分:希望拥有长生不老的缘分。 9. 蓬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和瀛洲。这里泛指仙境。
去完善
赏析
《逢吕上山人》这首诗歌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与吕上山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的期许。开篇两句“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意味着在世间烦恼之中,与吕上山人的相遇让诗人眼中更加明亮,心灵的疲惫得到缓解。接下来四句,从过去的病痛、世事的虚名中解脱出来,表达出对吕上山人境界的敬佩和向往。最后两句“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和“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暗示了诗人和吕上山人对于尘世生活的超脱以及对长生不老的美好期望。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逢吕上山人》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得仁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836年,正值唐文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民间疾苦,种种社会矛盾激化。 刘得仁家境贫寒,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以此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与吕上山人相逢之际,刘得仁感慨万分,他们虽然都是天涯沦落人,但在面对困境时,却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守自己的信念。这首诗正是刘得仁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深深感慨和坚定信念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