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对月寄雍陶

标题包含
对月寄雍陶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明月:即月亮,此处指圆月。 2. 寒魄:寒冷的月光。 3. 天地一光中:天与地都处在一片明亮的月光之中。 4. 临水通宵坐:在湖边整夜静坐。 5. 知君:知道您,表示作者设想对方也在看月。 6. 此兴:此时的兴致。 7. 华凝衣有露:华,衣服的花纹;凝衣,凝结在衣服上的露水。 8. 静极树无风:极静的时候,树木都没有风吹动。 9. 若向湘江见:如果这时你在湘江边看月的话。 10. 湘江彻底空:湘江上空是一片明月的光辉,没有别的东西阻挡视线。
去完善
赏析
《对月寄雍陶》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之下,思念远方的友人。开篇两句“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通过描写月亮的明亮和周围环境的寂静,为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接下来两句“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友人此刻可能也在欣赏明月的猜测。 中间两联“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进一步描述了夜晚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最后两句“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则以湘江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尽快与友人相见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月为题,通过对环境和心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对月寄雍陶》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众疾苦。刘得仁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科举落榜、官场失意等人生挫折。面对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困境,刘得仁以明月为寄托,将满腔感慨诉诸笔端。 在这首诗中,刘得仁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孤独、寂寥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喻人生的起伏跌宕,展现了在乱世之中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月亮的美好意象,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