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标题包含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楼子山:指位于长安附近的一座山。 2. 云栖上人:指楼子山的一位僧人。 3. 一室:指僧人的住所。 4. 凿:挖掘,修建。 5. 崔嵬: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6. 危梯:险峻的阶梯。 7. 叠藓苔:指阶梯上长满了青苔。 8. 尘事:世俗的事务。 9. 至人:德行高尚的人。 10. 涧谷:山间的小溪和山谷。 11. 冬深:冬季很深的时候。 12. 静:安静,寂静。 13. 烟岚:雾气笼罩的山峰。 14. 日午:中午。 15. 开:消散。 16. 修身:修养身心。 17. 得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地方。 18. 京寺:京城里的寺庙。 19. 未言回:表示僧人没有说要回到京城的寺庙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诗人刘得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楼子山云栖上人的隐逸生活。全诗节奏舒缓,意境悠远,充满了宁静、祥和的氛围。 首联“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描述了云栖上人住所的地理环境:坐落在山峰之上,石室之间用险峻的石阶相连,青苔覆盖了台阶。这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体现了隐士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颔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进一步强调了这个特点。虽然云栖上人的住所远离尘世,但仍有志趣相投的人来拜访他,这表明了他的交友圈子也是清雅脱俗的。 颈联“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则是对云栖上人所处环境的细致描绘。冬天,涧谷显得格外宁静;而到了正午时分,山间的烟雾和雾气逐渐散开,阳光洒满山谷,为这幅静谧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生气。 尾联“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表明了云栖上人对隐逸生活的满意与自足。他在山中修身养性,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之地,因此并不打算回到繁华的京城寺庙。这样的结尾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这首诗是晚唐著名诗人刘得仁创作的。据考,此诗作于公元870年左右。在那个时代,唐朝的繁荣已经逐渐褪去,社会矛盾凸显,战乱不断。此时的刘得仁在官场并不得意,仕途困顿,因此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另一方面,刘得仁与楼子山云栖上人是知己,他们在文学、宗教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由于云栖上人是方外之人,因此刘得仁觉得他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自己的心境。然而世事如梦,难以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因为各种原因变得越来越难。 所以这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友情的怀念,还渗透着对时代动荡的忧虑。可以说,这是刘得仁在那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以一己之力所发出的对生活深切的慨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