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开牡丹一枝
天下花王都洛京,清明寒食走香軿。
东君欲表南来意,一朵蔫然尚典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间最美的花都在洛阳京城,清明节和寒食节时人们会驾车去看。尽管春天的神(东君)想要表达从南方来的美意,但有一朵花仍然显得憔悴而有典范意义。
去完善
释义
"天下花王都洛京":指洛阳,是中国牡丹的主要产地之一,被誉为牡丹之都。这里用洛阳借代牡丹。"都洛京"即"都在洛阳"的意思。
"清明寒食走香軿":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时节,而寒食节则禁火冷食,以纪念介子推。在清明、寒食这些节日时,人们出游赏牡丹,并乘着华丽的车辆游行。"走香軿"是指驾驶载有鲜花的车游行。"軿"指一种有帷幕的马车。
"东君欲表南来意":东君为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是诗人拟人化地表达春天的到来。"南来意"是指春天由南向北移动的过程。这句诗暗示了牡丹虽然来自南方,却在洛阳盛开成为花中之王。
"一朵蔫然尚典型":"蔫然"是形容花朵枯萎的样子。这里的"典型"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典范或样板,而是指典型的特征或模样。这句诗意味着尽管这朵牡丹已经有些凋谢,但依然具有牡丹的典型特点。
去完善
赏析
《园中开牡丹一枝》这首诗描绘了洛阳牡丹的独特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慨与赞美。诗中,“天下花王都洛京”一句写出了洛阳牡丹的尊贵地位,“清明寒食走香軿”则描绘了人们在这时节争相欣赏牡丹的盛况。“东君欲表南来意”暗示了诗人以牡丹为象征,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而“一朵蔫然尚典型”则是诗人对花朵凋谢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洛阳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园中开牡丹一枝》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朱翌度过了他人生中的一段动荡时期。当时,韩侂胄专权,推行北伐政策,企图恢复失地,但未能成功。朱翌因为其文学才华受到韩侂胄的赏识,被召为史馆修撰。然而,后来韩侂胄失败被杀,朱翌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贬谪到江西。在这段时期,朱翌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对现实政治产生了更强烈的批判态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朱翌创作了这首《园中开牡丹一枝》。诗中以牡丹比喻自己,虽然遭到贬谪,但依然保持高贵的品质。通过描绘园中牡丹的盛开景象,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却仍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