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神秀楼落成

标题包含
神秀楼落成
鲁侯作南门,春秋书不时。 嗟予春暮来,复遣秋暮归。 岩岩龙固山,迢迢括苍溪。 孤城煨烬余,栋宇烟尘飞。 悠悠客行路,一夕固藩篱。 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 宾僚贾马俦,邑下循良师。 经营有余地,所就逾前规。 西风散黄菊,天宇澄清晖。 浩歌留飞仙,击鼓惊冯夷。 分题杂险怪,醉墨翻淋漓。 别来册府英,往往梦见之。 恍然今夕游,似梦疑复非。 夜深灯火阑,露下星斗移。 父老呼童儿,挽裳或褰衣。 来饮史君酒,听歌史君词。 有泪不忍弹,恐遂行人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鲁侯建造了南门,而《春秋》对此并没有记载。 我在这春天的末尾赶来,又到了秋天的末尾离去。 雄壮的龙固山,遥远的括苍溪。 孤独的城市被焚烧后的残余,房屋和建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漫长的旅行道路,一夜之间就成了坚固的防线。 城市中有十万户人家,我们何时才能安定下来呢? 宾客们就像马贾那样的同伴,郡县的官员都是优秀的导师。 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经营,得到的成果超过了以前的计划。 西风吹散了黄色的菊花,天空显得格外明亮。 唱出豪放的歌曲留住飞舞的仙人,击鼓声惊吓了水中的精灵。 各自写诗描述各种奇异的景象,醉酒之后写字更是挥洒自如。 离别之后在图书馆翻阅文章,常常回忆起那些美好时光。 今晚好像在做梦一样,但又似乎不是梦境。 深夜时分灯火逐渐熄灭,露水和星辰一起流转。 老人们呼唤着孩子们,提起衣裳或者撩起衣服。 一起来品尝我的美酒,听我唱歌吧。 眼泪忍不住掉下来,恐怕会让远行者更加悲伤。
去完善
释义
1. 鲁侯:指周代的鲁国诸侯。此处借指滕阳(即今滕州,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地方长官。 2. 作南门:修建南门。这里代指修建城池之事。 3. 春秋:一种古代史书的体裁,这里指的是《左传》中的记载。 4. 不时:不合时宜。 5. 嗟予:感叹自己。嗟,叹词。 6. 岩岩:高峻的样子。 7. 龙固山:位于滕州市区东北方向的山名。 8. 迢迢:遥远的样子。 9. 括苍溪:源于浙江省丽水市括苍山的溪流,这里是虚指。 10. 孤城:单独的一座城池。 11. 煨烬余:烧剩下的灰烬。 12. 栋宇:房屋。 13. 烟尘飞:指战乱带来的尘土飞扬的景象。 14. 悠悠:漫长的样子。 15. 一夕:一个晚上。 16. 固藩篱:巩固城防。 17. 奠枕:安定生活。 18. 宾僚:宾客和幕僚。 19. 贾马俦:与贾谊、司马相如相似的人,这里是赞美赵汝愚的诗才。 20. 邑下:指滕阳的下属地区。 21. 循良师:循吏良师,指治理地方的贤能官员。 22. 经营:筹划安排。 23. 逾前规:超过以前的规模。 24. 西风:秋天吹来的风。 25. 黄菊:菊花的一种,象征秋天的到来。 26. 浩歌:慷慨激昂的歌声。 27. 飞仙:飘然升天的仙人。 28. 击鼓:击打战鼓。 29. 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30. 分题:古人诗会的一种方式,通过分配题目来限定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31. 杂险怪:指诗中涉及的神话传说和奇异景象。 32. 醉墨:饮酒之后写下的书法。 33. 淋漓:形容笔墨酣畅。 34. 册府英:典籍中的人物形象。 35. 恍:模糊不清的样子。 36. 今夜游:指此次游览的经历。 37. 露下星斗移:描写夜晚的时间推移。 38. 父老:年长的百姓。 39. 挽裳:卷起衣裳。 40. 褰衣:撩起衣裳。 41. 史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42. 听歌史君词:听赵汝愚唱词。 43. 有泪不忍弹:表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建筑与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南门楼的建造和周围的环境,以及诗人在此度过的时间,传达了诗人对该建筑的深厚感情。从“岩岩龙固山,迢迢括苍溪”等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南门楼的巍峨壮观及周围景色的壮丽。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他在该地的思乡之情。“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意味着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诗人渴望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诗歌的后半部分主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和欢宴。“分题杂险怪,醉墨翻淋漓”等诗句,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在一起时,无惧险阻,尽情欢乐的氛围。然而,欢乐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哀愁,正如“有泪不忍弹,恐遂行人悲”所表达的那样。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世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神秀楼落成》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赵汝愚于公元1195年所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赵汝愚担任福州知府,负责神秀楼的修建工程。在修建过程中,赵汝愚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但他依然坚持完成这一任务,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在那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赵汝愚因为正直的品行和高尚的品质,深受士人尊敬。然而,他在朝廷中也受到了一些权臣的排挤和打压。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离开朝廷,到地方上任职。 公元1195年,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交困,民不聊生。赵汝愚目睹了这一现象,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振兴国家。于是,他着手兴建神秀楼,以期通过这一建筑,展示国家的繁荣与强大,提振国民的士气。 《神秀楼落成》正是赵汝愚在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诗歌。诗中,他以豪放的诗风,描绘了神秀楼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振兴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赵汝愚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