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朱槛曲。
妆浅鬓云吹绿。
半尺鹅溪凉意足。
手香沾柄玉。
午梦已惊难续。
说与翠梧修竹。
蓬海路遥天六六。
乘鸾何处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曲折的栏杆旁。
浅浅的妆容搭配微卷的头发就像绿色的云彩在飘动。
画面上一块半尺的鹅溪扇面让人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氛。
手中的扇子因为曾经沾染过玉石把柄的香气而显得与众不同。
午睡的梦境被惊醒,想要再次回到梦中的美好已经很难了。
只能说给翠梧修竹听一听。
天边的路程遥远如同蓬莱仙境,遥不可及。
驾着鸾鸟飞翔到何处去寻找那份美好呢?
去完善
释义
1.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黄金缕""醉高歌""剪昭君泪""骊驹问""莺啼序""锁阳台"等。
2. 朱槛曲:指红色栏杆曲折相连的亭台楼阁。
3. 妆浅鬓云吹绿:形容女子头发松散,鬓发如云。吹绿,指风吹过绿色的鬓发。
4. 鹅溪:中国古代的一种优质毛笔,以产于四川鹅溪县的竹子制作而成。
5. 午梦已惊难续:形容中午的梦境被惊醒,难以继续。
6. 翠梧修竹:指绿色梧桐树和修长翠竹,象征高洁的品质。
7. 蓬海: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借指遥远的仙境。
8. 六六:天地四方的总称,泛指宇宙四方。
9. 乘鸾何处逐:表示骑着鸾凤去追寻仙境的踪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致和抒发热爱自然、向往神仙生活的词作。词人通过对翠梧修竹、蓬海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大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展示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金门》是南宋诗人赵彦端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95年前后。
在公元1195年左右的南宋时期,正值南宋与金朝的战争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赵彦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经历了世态沧桑、家国巨变。虽然身处乱世,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赵彦端出身书香门第,其家族世代为官,这使得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他的命运也注定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诗词创作中。
在《谒金门》一词中,赵彦端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战乱中的心情和对家园的思念。他以花为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决心和勇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