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夜调琴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明亮的月光下弹奏着琴弦,对着白云轻轻拨动琴弦。这源自山水的韵律,使得俗人都无法听到它的美妙。
去完善
释义
1. 促轸:指紧握琴弦。轸,系琴弦的轴。
2. 乘:趁着。
3. 抽弦:指拨动琴弦。
4. 从来:自古以来。
5. 山水韵:描绘山水风光的音乐。韵,和谐悦耳的声音。
6. 不使:不让。
7. 俗人:平庸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山夜调琴》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描绘山水夜色的五言诗。在首句中,诗人以“促轸乘明月”表达了在月光之下拨动琴弦的情景。接下来,他通过“抽弦对白云”展现了与高山流云相互呼应的音乐意境。接下来的两句“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则强调了大自然的美景和音乐的韵味都不应该被世俗之人所沾染。整首诗既赞美了月夜山水的美丽,又隐含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夜调琴》是初唐著名诗人王绩的一首描绘宁静山间夜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659年左右,正值唐朝初期。
在这个时期,王绩的人生命运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归隐,过着闲云野鹤的田园生活。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自然、真实,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自然之美。
在唐朝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转变。在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分裂后,唐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山水作为寄托情感的对象。因此,王绩在这首诗中将山间的夜景作为背景,通过调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