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
望帝千年魄,春山几度风。
声声向谁白,岁岁作花红。
寂寞荒烟里,妖娆细雨中。
可怜溅成血,无复见蚕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载魂魄托望帝,春风拂过山岗。
花朵盛放年年新,幽怨诉与谁人听?
山谷寂寥烟雾浓,雨中花儿展婀娜。
可惜血红花落时,再无往日辉煌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望帝:即望帝杜宇,古代蜀国的君主。
2. 千年魄:指望帝杜宇的灵魂。
3. 春山:春天的山。
4. 风:此处意为风吹过。
5. 声声向谁白:杜鹃鸟的叫声听起来像在说“不如归去”。
6. 岁岁作花红:形容杜鹃花开得鲜艳。
7. 寂寞荒烟里:形容杜鹃花在荒野中的孤独。
8. 妖娆细雨中:形容杜鹃花在细雨中的美丽姿态。
9. 可怜溅成血:形容杜鹃花的颜色像血液一样鲜红。
10. 无复见蚕丛:形容再也看不到古蜀国的景象了。
去完善
赏析
《杜鹃花》这首诗歌描绘了杜鹃花的美丽与哀愁,通过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内心独白。诗中的“望帝千年魄”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寄托,而“春山几度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诗人通过杜鹃花的艳丽和孤独,展现了繁华背后的落寞,传达出人生的无奈与无常。在整首诗歌中,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杜鹃花在荒凉的环境中绽放光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杜鹃花》是南宋诗人丘葵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这个时期正值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入侵,民生疾苦,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丘葵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深感忧虑和痛心。
丘葵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高中。在这期间,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对国家的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杜鹃花》这首诗中,丘葵通过对杜鹃花的描绘,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他将杜鹃花比作流离失所的百姓,寓意着国家的动荡和不稳定。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希望能有朝一日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杜鹃花》这首古诗是在南宋末年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