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丞相 其一
六月麟书雨作霖,生贤此际见天心。江都分洒虽名世,莘野商霖始见今。门馆无□仪表正,经纶有道本原深。正人命脉家常主,一念公忱朋盍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寿丞相 其一》注释:
1. 吴势卿:南宋诗人。
2. 六月麟书:指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中的一种考试方法,称为"制科",通常在六月举行。
3. 雨作霖:寓意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4. 生贤此际:指在这个时候诞生了一位贤能的人。
5. 天心:上天的意愿。
6. 江都:古代地名,这里指的是杨州一带。
7. 分洒虽名世:虽然杨州分封了不少名人,但这里更侧重于赞美丞相的优秀才能。
8. 莘野:历史上的姜子牙就曾在此地种田。这里用来象征丞相亲近百姓的形象。
9. 商霖:商朝的统治者经常用霖来比喻优秀的领导人。
10. 门馆无□:该处文字缺失,需要补充完整后才能理解其意义。
11. 仪表正:形容丞相品行正直。
12. 经纶:治理国家大事。
13. 本原深:有很深的治国理念。
14. 正人命脉:确保国家安稳。
15. 家常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16. 一念公忱:全心全意为国家考虑。
17. 朋盍簪:朋友间共同合作,团结一心。
去完善
赏析
《寿丞相 其一》这首诗歌以磅礴的笔触描绘了丞相的高尚品质及非凡才识,通过意象和典故传达了歌颂与敬仰的情感。
首联“六月麟书雨作霖”引用了古代传说,寓意在丞相当年受到赏识,犹如天赐甘露,表现出其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形象。
颔联“生贤此际见天心”呼应首联,表达了丞相诞生时便展现出天意的心迹,他如同人间的瑰宝,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人物——江都和莘野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颈联“门馆无□仪表正”和“经纶有道本原深”,形象地描绘出丞相修身养性、潜心治国的崇高风范。他以正直的形象著称于世,同时具有深刻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质。
尾联“正人命脉家常主,一念公忱朋盍簪”表达了对丞相治理国家的赞美之情,以及诗人由衷的敬仰之意。丞相对人民生活始终关心备至,他的每一个决策都透露出赤诚之心,值得世人敬佩。
整首诗感情热烈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庄重,将丞相的品性和才识完美地呈现出来,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敬仰之情和对丞相事业的赞誉与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丞相 其一》吴势卿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的公元1279年,这一年宋元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元军已经攻占临安(今杭州),宋恭帝赵顯投降,南宋灭亡。身处此时局的诗人吴势卿,心怀悲愤,借为丞相祝寿之名,实以诗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
在当时的背景下,朝代更迭,民生疾苦,诗人吴势卿身陷逆境之中。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文化操守,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以诗文表达内心的忧思和期待。在诗中,他以“青楼十二曲,日暮罗衣空”等诗句隐喻朝政的腐朽、百姓的困苦。并借喻孔子的春秋笔法,以劝谏朝廷当政者警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末年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吴势卿虽处逆境却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