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蔡久轩 其二

标题包含
挽蔡久轩 其二
识见先几炳蔡蓍,艰难国事虑阽危。 龟山如用救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 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 门生老病丹心折,竚立空山有所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能够预见到未来的事情是一种智慧,要关心国家的困境和危险。 如果龟山还有用处能拯救国家一半,那么君子还在世就可以有所作为。 人生渺茫如同江水滔滔,您已经离去,我们要去何方? 我这个年老多病的学生心中满是忧伤,站在空旷的山间思索。
去完善
释义
识见先几炳蔡蓍:识见,具有远见卓识。先几,事先察觉到事物变化的预兆。炳,显明;蔡蓍,即蔡元定,号西山,南宋理学家,是朱熹的密友和学生,著有《易经》、《洪范》等书。此处用以赞美蔡元定对时局的洞察力和深刻见解。 艰难国事虑阽危:艰难,困苦危难;国事,国家大事。虑,思考。阽危,临近危险,形容局势危急。这里描述了在艰难的国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机。 龟山如用救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龟山,指的是北宋著名学者杨时,他创立了龟山学派。如用,如同使用。君实,指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与蔡久轩是同道中人,此处将二者并提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龟山如用和君实未亡分别暗示如果能得到像杨时和司马光这样的人才相助,国家的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人渺,形容人已远离尘世。江涛,江水波涛汹涌的景象。公,指蔡久轩。骑,乘坐;箕尾,古代认为人死之后,其灵魂会登上箕星与尾星,这里借指成仙升天。欲何之,想要去往何处。此句表达了对逝去的蔡久轩的敬仰和哀思之情。 门生老病丹心折,竚立空山有所思:门生,学生的尊称。老病,年老体弱多病。丹心折,形容衷心悲痛。竚立,站立不动;空山,空旷的山中。有所思,表示怀念故人的情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作为学生,对于老师离去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蔡久轩 其二》以五言诗的形式,表达了对蔡久轩的深深敬仰和惋惜之情。首联称赞蔡久轩具有卓越的见识和远虑,关心国家大事,为挽救危难之中的国家而忧虑。颔联以龟山(孔子)和君实(司马光)两位历史人物为例,暗示蔡久轩有救世济民的才干和智慧。颈联则感叹岁月无情,英雄已逝,令人惋惜不已。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自己老病之际,仍心怀壮志,期待能为国家贡献力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蔡久轩 其二》是南宋诗人吴势卿的一首悼亡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在这一年里,诗人吴势卿历经人生沧桑,身心疲惫。庆元初年,诗人由国子正奉祠还家,不久又因“伪学”之禁受株连被贬为民。生活困顿,再加上丧子的悲痛,让他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奈。 此时,正值南宋中期,社会政治黑暗,朝廷腐败无能,金人屡次南下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吴势卿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以笔为剑,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