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友相陪亭

标题包含
四友相陪亭
谁伴幽人饱岁寒,霜葩雪干翠琅玕。 眼前交道如渠少,好作长年耐久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有谁陪伴寂寞的人在寒冷的冬日里,那如霜如花、如玉般的美好景致。身边的交往如河水般稀少,却让人更加珍视这长久的陪伴与陪伴中的美好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幽人":指隐居之人或文人墨客,这里可能代指作者自己; 2. "饱岁寒":意为经历寒冷的季节,这里指的是冬天的严寒; 3. "霜葩雪干":霜葩即白霜覆盖的花朵,雪干指被雪覆盖的树干; 4. "翠琅玕":翠,绿色;琅玕,古人所说的像珠玉一样的美石,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松柏等常绿植物; 5. "交道":交友之道; 6. "如渠":如同河流,比喻朋友之交应像流水一样长久不息; 7. "耐久看":能经得起长时间观察与考验,寓意友谊的长久稳定。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四友相陪亭》中,马廷鸾以霜葩、雪干等自然景象比喻人生中陪伴自己的“四友”,表达出在寒冷岁月中相互依靠与扶持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四友的赞美,强调其坚忍不拔的品质,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此外,诗人还借眼前的交道不多,表达了对持久友谊的渴望。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友相陪亭》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马廷鸾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理宗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此时,马廷鸾正担任尚书左丞一职,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外有蒙古铁骑的侵略威胁。马廷鸾作为一位正直的政治家,始终关注国家兴衰,为民请命。他在任期间,曾多次上疏谏言,要求皇帝整顿朝纲,抵御外侮。然而,他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反而招致了权臣的排挤和陷害。 在这种背景下,马廷鸾创作了《四友相陪亭》。诗中的“四友”指的是松、竹、梅、菊四种植物,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坚韧、正直、高洁和独立的品质。诗人以四友为伴,表达了他在艰难时世中对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坚守。同时,这首诗也寓含了诗人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