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婿实甫见寿
南华参透解天刑,夜夜心香祷玉衡。
紫盖十年违帝阙,青山九琐梦云京。
缁郎宁忍忘天祐,白傅空令羡普明。
人以寿欢臣以戚,孤怀借酒为浇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郭先生领悟了自然的道理,每天晚上都在心里默默祈祷星星指引方向。
紫色的天空中有一颗明亮的星,那里是远离皇帝的地方,而青山绿水环绕的梦境则是那个繁华的城市。
身穿黑色衣服的人怎么能忘记上天的保佑呢?白居易只是白白地羡慕普明的境界。
人们的寿命和快乐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我却孤独地借酒消愁。
去完善
释义
1. 南华:指南华经,佛教经典之一。这里是说作者领悟了南华的教义。
2. 参透:深刻理解。
3. 天刑:指自然法则对生命的限制。
4. 心香:心中虔诚的信仰。
5. 玉衡:星名,即北斗七星的第五颗星,这里用来比喻君主。
6. 紫盖:山名,位于湖南长沙东南,这里是作者的家乡。
7. 帝阙:皇帝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8. 九琐:形容云气弥漫,遮蔽了视线。
9. 梦云京:梦中见到云中的京城,这里指京城临安。
10. 缁郎:指马廷鸾自己,他曾任尚书省右丞,职掌诏令文书,故称“郎”;他的须发已白,故称“缁郎”。
11. 天祐:上天的庇佑。
12. 白傅:白居易,唐代诗人,他曾出任翰林院学士,这里是作者自比。
13. 普明:佛教术语,普遍光明的意思。
14. 人以寿欢:别人因为长寿而快乐。
15. 臣以戚:我却因为国家大事而忧虑。
16. 孤怀:孤独的心情。
17. 借酒为浇平:用喝酒来缓解心中的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有识之士面对现实命运的无奈与孤独。诗人以南华参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学的理解,通过对天刑、夜夜心香、紫盖青山等意象的运用,传递出身处困境而心怀理想的情感。诗中提及的缁郎(即“黑色衣冠之人”,指僧人)和白傅(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这里的“白傅”也是作者的自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命运无法改变时仍坚持信仰、坚守本心的信念。最后两句则以酒浇愁,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悲痛。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世事的超脱与执着,令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朱婿实甫见寿》,是由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马廷鸾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254年,正值南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
在这期间,马廷鸾的人生命运多舛。他曾担任临安府尹,因政治立场和实干才能而受到皇帝的信任。然而好景不长,后来他被政敌排挤,贬谪至偏远地区。晚年时期,马廷鸾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尽管身处逆境,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关心国事民生。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个时期南宋面临蒙古帝国的威胁,战事频发,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政治腐朽。然而,这也激发了文人志士忧国忧民的精神,他们纷纷投身抗蒙事业,希望挽救国家的命运。马廷鸾正是其中之一,他始终关注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