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设醮洞霄宫
老桂吹香古殿秋,琼钟敲处月当楼。
星坛露下斗光冷,天宇云空灏气浮。
羽客朝元锵玉佩,宝熏凝雾霭金虬。
步虚政在千岩上,咫尺高灵想下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桂花树飘来秋天的香气,钟声悠远,月光洒在楼宇之间。星光下的祭坛显得清冷,天空中的云朵犹如浩渺的气浪在翻腾。道士们身着盛装,玉佩叮当作响,宝香缭绕,金龙头部烟雾腾腾。仿佛能够感受到神仙们在山间缓缓而行,近在咫尺的距离感觉就像是仙人们在游历人间。
去完善
释义
《中秋夕设醮洞霄宫》: 描绘了诗人与修道者一同在洞霄宫中赏月参拜的场景。
1. 老桂吹香古殿秋: "老桂"指古老的桂花树;"吹香"为桂花飘香;"古殿"是洞霄宫的建筑之一。
2. 琼钟敲处月当楼: "琼钟"指精美的钟;"敲处"指敲击的地方;"月当楼"描述月亮挂在楼宇之间。
3. 星坛露下斗光冷: "星坛"是天上的星座;"露下"表示露水降下;"斗光冷"指的是星辰的光辉。
4. 天宇云空灏气浮: "天宇"指天空;"云空"表示云朵的天空;"灏气"形容广大的天空;"浮"为飘荡。
5. 羽客朝元锵玉佩: "羽客"是对道士的称呼;"朝元"即朝见天地神灵;"锵玉佩"指道士身上佩戴的玉器发出响声。
6. 宝熏凝雾霭金虬: "宝熏"表示珍贵的熏香;"凝雾"指烟雾凝聚;"霭金虬"则是指金色的蛟龙盘绕。
7. 步虚政在千岩上: "步虚"指道家祭祀仪式的一种舞蹈;"政在"表正在;"千岩"形容山峦众多。
8. 咫尺高灵想下游: "咫尺"意为近在身边;"高灵"对神仙的美称;"想下游"表示想象神仙降临人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夜在洞霄宫进行道教活动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秋节庆的氛围和宗教活动的神秘气息。
首联以“老桂吹香古殿秋”描绘了桂花树在金碧辉煌的古殿旁的景象,渲染出一派宁静而肃穆的气氛。紧接着的“琼钟敲处月当楼”则进一步刻画了在这时候赏月的心情。
颔联则以“星坛露下斗光冷”表达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氛围,同时体现了道家精神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而下联的“天宇云空灏气浮”则展示了广袤无垠的天空中的壮观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博大和深沉。
颈联“羽客朝元锵玉佩,宝熏凝雾霭金虬”则详细描绘了道士们身着道袍、佩戴玉佩,为祈求国泰民安而祈祷的景象。其中,“金虬”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代表着神灵,这既强调了仪式的庄重,又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尾联“步虚政在千岩上,咫尺高灵想下游”则以想象的手法,描述了自己想象中的神仙世界,流露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虔诚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中秋夜景,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文化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夕设醮洞霄宫》这首古诗是宋代徐冲渊所创作的。在公元1078年左右,这位诗人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期,已历经世事沧桑,对人生有着丰富的体会。而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土壤。
这一年中的中秋节夜晚,徐冲渊独自来到道教名山洞霄宫举行祈祷仪式,祈求神明保佑家人幸福安康。他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深感孤独,但又对未来充满期待。于是,他怀着这样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古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