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洞口春深长薜萝。 幽栖地僻少经过。 一溪新绿涨晴波。 惊梦觉来啼鸟近,惜春归去落花多。 东风独倚奈愁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洞边的春天非常浓郁,长满了藤蔓。这个静谧的地方很少有人路过。一条小溪的水在阳光下泛起涟漪。突然惊醒的小鸟在附近鸣叫,感叹着春天的离去和落花的纷纷扬扬。只有春风和孤独的我面对这种情景感到无奈与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洞口:指山洞入口。 2. 春深:春天深入的季节,即晚春。 3. 长薜萝:比喻草木茂盛。 4. 幽栖:形容隐居的处所。 5.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 6. 一溪:一条溪流。 7. 新绿:春天的绿水。 8. 涨晴波:阳光照耀下的水面上涨。 9. 惊梦觉来:突然醒来仿佛刚刚做了个梦。 10. 啼鸟:鸣叫的鸟儿。 11. 惜春归去:珍惜春天即将逝去的时间。 12. 落花多:形容花朵凋落很多。 13. 东风:春风。 14. 独倚:独自倚靠。 15. 奈愁何:无法消除忧愁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洞窟深处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春天的依恋之情。首句“洞口春深长薜萝”描绘了春天里洞窟深处的生长繁茂的植物景象,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幽栖地僻少经过”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偏僻和人迹罕至的特点。接下来的“一溪新绿涨晴波”形象地描述了溪水上涨、水波荡漾的美景,使得画面生动起来。 下阕开始,诗人以“惊梦觉来啼鸟近”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惜春归去落花多”则是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和惋惜。最后一句“东风独倚奈愁何”中,诗人面对春风的吹拂,独自依靠,表现出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整首词清新自然,婉约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此时正值宋朝南渡后,国家正处于金人的侵略威胁之下,文人志士的忧国忧民情怀表露无遗。 杨冠卿出生在书香世家,年少时就已经显露出才情横溢的特质。然而由于世事难料,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试不第。这一时期,他结交了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辛弃疾、陆游等著名文人。他们在江南一带,品评诗歌,抒发壮志,共同关注国家安危。 在这样一个动乱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杨冠卿的词作充满了豪放悲壮之气。他的作品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首《浣溪沙》也不例外,其中提到的“落日熔金”、“断桥残雪”等景象,都是他对故土的热爱和哀思的象征。同时,词中的“雁叫霜晨月”则传达了他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盼望早日平息战乱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