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壬午杂诗 其四

标题包含
壬午杂诗 其四
关内攻城战,淮东却敌兵。 败亡初妄作,狼狈坐虚名。 贼势虽亡命,君心实好生。 不知他日事,谁筑受降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文言文“关内攻城战,淮东却敌兵。败亡初妄作,狼狈坐虚名。贼势虽亡命,君心实好生。不知他日事,谁筑受降城”这段话中,可以将其译为优雅的白话文: 在关内的攻坚战中,淮东成功地击退了敌军。最初的失败与恐慌,让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空有虚名。尽管敌人仍然顽固抵抗,但君主的心始终倾向于慈悲与生命。在未来的岁月里,谁将建立起接纳降敌的城市呢?
去完善
释义
"关内攻城战,淮东却敌兵"中的“关内”:指嘉峪关以东地区,这里用来泛指北方边疆地区; "淮东":指的是淮河下游东部地区。 "败亡初妄作,狼狈坐虚名"中的“败亡”:意指失败灭亡;"狼狈":形容窘困的境地。 "贼势虽亡命,君心实好生"中的“贼势”:指的是敌人的势力;"亡命":指不顾一切地拼死作战,这里的意思是敌人虽然拼命抵抗,但是君主的仁爱之心使他对生命充满敬畏。 "不知他日事,谁筑受降城"中的“受降城”:在古代是用来接受敌军投降的城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冠卿所作,诗中描述了当时战乱的情景以及国家局势的紧张。首联描绘了在关内进行的激战和淮东地区抵御敌人的情形,表现出战争的残酷。颔联则讽刺了那些以战争为手段,争夺权力和虚名的统治者,强调了战争的愚蠢和错误。颈联则传达了尽管敌人猖獗,但君王依然关心民生疾苦的心意,显示出诗人的忧虑与期待。尾联则预测了未来战争的结局,并呼唤人们要努力为和平而努力。整首诗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壬午杂诗 其四》是南宋诗人杨冠卿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即壬午年。 在这一年里,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而杨冠卿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深感忧虑。他曾在地方任职,因直言敢谏而被罢官,从此寄情山水,以诗歌抒发胸臆。 在此背景下,杨冠卿创作了这首《壬午杂诗 其四》,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品质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