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

标题包含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愍雨。 书来西江西,赤地扫瓜芋。 墨数食指多,坐羞长袖舞。 忧忧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秧苗深陷于严寒之中,夏日的稻穗仍然担忧雨水太多。 我收到了来自江西的信,看到那里的土地光秃秃的,只能种植一些瓜类和芋头。 我数着手指计算开支,感到坐在那里看长袖舞蹈都是一种羞愧。 忧心忡忡,每一粒米都如珍珠般宝贵,于是我去南山采集野菜以度过困境。
去完善
释义
1. 春秧:春季播种的水稻秧苗。 2. 深寒:指极度寒冷的天气。 3. 夏穗:夏季生长的稻谷穗。 4. 愍雨:指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 5. 西江:这里指江西省。 6. 赤地:光秃秃的土地,指受旱灾影响严重。 7. 瓜芋:即南瓜和芋头,此处泛指农作物。 8. 墨数:统计数量的墨竹简。 9. 食指多:指的是劳动力短缺。 10. 坐羞长袖舞:因忧愁而难以欣赏舞蹈。 11. 米如珠:形容粮食稀缺,价格昂贵。 12. 南山采薇: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的典故,表达离群索居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为主线,描绘了诗人对社会民生和自然环境的关注。首联从春天的秧苗和夏天的稻穗写起,分别提到了“深寒”和“愍雨”两个关键词,暗示了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颔联通过书信传递的信息,描写了江西的灾情状况,“赤地”表示大片土地已经荒芜,失去了正常的种植功能;颈联则用墨和手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担忧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羞愧感;尾联则以“米如珠”来形容粮食的珍贵,并用“南山采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困境中自给自足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怀十首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是南宋诗人杨冠卿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杨冠卿身处这一历史时期,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官,后因不满时政,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以诗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秋怀十首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伤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在这个季节里,天空中的云彩变得稀薄,银河也变得暗淡,而秋雨则滴落在梧桐叶上,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