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周处台

标题包含
周处台
周处豪雄亦可人,勇于迁善罕前闻。 区区未说除蛟虎,一念中间舜跖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周处:西晋时吴国义兴郡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勇士和才子。 2. 罗必元:唐朝文人,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擅长诗赋,著作颇丰。 3. 豪雄:勇猛出众的人。 4. 于人:与世人相比。 5. 勇于迁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积极向善。 6. 罕:很少。 7. 前闻:以往的传闻。 8. 区区:小小事物或人或言论,这里指周处的除蛟虎事迹。 9. 未说:尚未提及。 10. 一念:一个念头,指周处决定向善的那一刻。 11. 舜跖分:比喻善恶的分明。舜,传说中的古代贤君;跖,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盗贼。
去完善
赏析
《周处台》是一首描绘周处性格及其事迹的诗歌。诗人罗必元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深刻地揭示了周处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在这首诗中,罗必元不仅赞美了周处的英勇豪雄之气,同时也对其勇于改正错误、迁善自新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 诗的首句“周处豪雄亦可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周处的敬佩之情。在诗人眼中,周处是一位英勇豪雄之士,其形象令人敬仰。接下来的“勇于迁善罕前闻”,则强调了周处勇于改过从善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古人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更显出其难能可贵之处。 紧接着的“区区未说除蛟虎,一念中间舜跖分”,是诗人对周处内心的深入挖掘。这里的“区区”指的是周处的事迹,即除去恶蛟猛虎的故事。然而,诗人认为周处的伟大之处并非仅仅在于这些英勇事迹,更在于他内心的一念之间。在这一念之间,周处分辨出了善恶之分,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质。而这一特点,使得他与古代贤君舜禹及盗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的来说,罗必元在《周处台》中通过对周处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勇敢而又具有自省精神的英雄形象。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处台》是明朝诗人罗必元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左右。在罗必元生活的明朝晚期,科举制度已经走向衰落,文人墨客对现实的关注逐渐减弱,转而开始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种背景下,罗必元选择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周处作为诗的主题。 罗必元在这首诗中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周处除三害。据载,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处年轻时曾杀虎斩蛟,为民除害,但后因骄横跋扈被乡里视为大害。后来周处幡然悔悟,赴荆州就教于陆逊、陆抗父子,闭门读书,砥砺德行,终于改过自新,成为忠臣良将。 罗必元通过描绘周处的故事,传达了人生价值的重要观念。他鼓励人们要像周处一样勇敢面对自己的过错,并在挫折中奋发向前。这首诗以古人之事为鉴,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