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好后多愁善感时间过得很慢,勉强走到庭院里探寻花开的季节。雪化了之后春天降临在池塘边的房子里,人们依靠着栏杆准备迎接黄昏。蝴蝶和蜜蜂忙碌地采蜜,兔子草和燕麦各自生长着。池塘边的柳树枝条柔软,即使折断了很多枝条也无法寄托给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病起:指病情刚刚好转。
2. 探花期:寻找花朵开放的时间。
3. 雪消:冰雪融化。
4. 兔葵燕麦:此处形容植物自然生长。
5. 腰支:枝条。
6. 折尽长条:指把柳树枝条全部折断。
去完善
赏析
《春日即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诗人的感慨。首联以“病起多情白日迟”一句开篇,表现出诗人久病初愈,对春日的期待和感慨。接着,“强来庭下探花期”表达了诗人渴望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万物复苏的氛围。颔联通过“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展现了春天的景象,积雪消融,春意盎然,诗人独自倚靠栏杆,享受着傍晚的宁静时光。颈联则运用了“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这一对偶句,描绘了蝴蝶、蜜蜂忙碌地采蜜,而兔葵、燕麦却依旧无知无觉的景象,反映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尾联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结束全诗,寓意着柳树的生命力旺盛,诗人想要折下一根柳枝寄托自己的情感,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传达出在春暖花开之际,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即事》是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公元1159年创作的五言律诗。当时金兵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局势岌岌可危,吕本中辗转至福建南剑州。这首诗以春日即事为题材,描述了战乱之中作者身处异乡,感叹岁月蹉跎的无奈心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初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