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拈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画屏边的天际,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梦境,那十洲的云水和风景。
我手里拿着红色的信纸,给别人写信,写满了无尽的伤春之情。
在江边的高楼上曾经无意识地倚靠过。
面对江南千里之外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
楼下的流水声中,想起了当年的登高远望,泪水满盈。
去完善
释义
1. 画屏天畔:指画屏之外的天空。
2. 梦回依约:梦中依稀记得。
3. 十洲云水:十洲,指传说中的十洲;云水,形容遥远的地方。这里指遥远的梦境。
4. 手拈红笺寄人书:手拿着红色信纸给某人写信。
5. 写无限、伤春事:写下无尽的伤春之情。
6. 别浦高楼曾漫倚:曾在别浦的高楼上曾经漫无目的地倚靠。
7. 对江南千里:面对江南那千里之外的地方。
8.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在楼下分流的流水声中,有着当年登高远望时的泪水。
去完善
赏析
《留春令》是晏几道的作品,以描绘春天景色和离愁别绪为主题。诗中通过画屏、梦回、十洲云水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作者以红笺寄书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这种伤春之事,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无法留住春天。
在别浦高楼,作者再次回望江南千里,心中充满了离愁。楼下分流水声,让作者想起了当年凭高泪的情景,感慨万千。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离愁别绪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春令》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0年至1050年之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晏几道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贵为宰相之子,却家道中落,一生沉浮于官场之中。
在晏几道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然而,表面上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一方面,官僚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民族矛盾和战争威胁也使国家陷入困境。这些时代背景对晏几道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首《留春令》中,晏几道通过对春天的留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春天离去时的无奈。这种情感既反映了晏几道个人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