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怀归)
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岁月尽悠悠。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望无际的天空,一叶小舟正缓缓归来。时间就这样慢慢流淌着。倾听着美妙的歌声,有时沉醉其中,忘记忧愁;有时酒醒后,又再度陷入愁绪。度过了无数春天,听过了黄莺的歌唱,又迎来了大雁南飞的季节。渔人在江边唱着山歌,身披蓑衣,仍在江上垂钓。
感谢飞来的一对仙鹤,在水边树林里,陪伴我一同畅游。笑着回想那位孝子老莱,早晚都为亲人保持笑脸。我的日常是弹着古琴,读着书籍,枕着《周易》入睡。你知道吗?家乡的那片美好梦境,其实比仙境更美妙。
去完善
释义
1. 吴天:指江苏一带的天际。
2. 悠悠:漫长无际的样子。
3. 清歌一曲:指歌声优美动听。
4. 春莺啭午:形容春天黄莺鸣叫的声音此起彼伏。
5. 塞雁横秋:形容大雁在秋天排成一字型南飞。
6. 勾收:收回渔网捕鱼。
7. 老莱: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相传他七十岁还常常穿五彩斑斓的衣服以取悦父母。此处借指孝行。
8. 色笑:和颜悦色地微笑。
9.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 一编:一本。
11. 《周易》:一部古代经典著作,主要讲解宇宙、自然、人生哲理等。
12. 家山:故乡。
13. 浑胜瀛洲:完全胜过传说中的仙境瀛洲。
去完善
赏析
《八声甘州·怀归》是南宋词人李石所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阕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漂泊不定的生活情景。“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岁月尽悠悠”,这句词描绘了作者在漫长的旅途中,一叶孤舟独自漂泊的景象。接着,通过“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的表达,作者传达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即借酒消愁却又因酒醒而更生愁绪。紧接着的“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则描绘了四季更迭,景色变幻莫测的画面,衬托出作者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下阕则转向了对故乡生活的回忆和期待。“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句中,作者以双鹤为伴,表达了他在异地渴望得到精神寄托的心情。接着,通过“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以及 “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这些句子,作者描述了自己期望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并通过阅读古籍来抚慰心灵。最后,作者以“家山梦寐,浑胜瀛洲。”作结,强调了故乡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故乡生活无法割舍的情感。
整首词在表达上富有韵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描绘得栩栩如生。无论是描写旅途中的困顿还是对故乡生活的向往,都展现出李石作为词人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怀归)》是南宋文学家李石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晚期,金国灭亡,蒙古帝国崛起之时。
在这段时间里,李石作为南宋的文人,面临着国家危亡、百姓疾苦的社会现实。他曾在金国为官,对金国的灭亡有着深刻的感受。在蒙古铁蹄下,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让李石痛心疾首。这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词时,充满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同时,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权臣贾似道专权,排斥异己,导致政局动荡不安。李石虽然才学出众,但并未得到重用,只能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综上所述,《八声甘州(怀归)》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晚期,社会动荡、国家危亡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李石面对时代风云变幻和个人命运多舛,发出了深沉而悲凉的感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