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岑
读书茅屋白云岑,日月如流老欲侵。
岑傍松杉栽万树,于兹十载已成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白云环绕的茅草屋里阅读诗书,时光飞逝,不知不觉老去。在这片毗邻松杉的地方,我们种植了万棵树苗,如今已经在这里生长成了树林。
去完善
释义
《东岑》:该诗选自明朝诗人赵方所著的《山水清音集》。
注释如下:
1. “读书茅屋白云岑”:此句中“茅屋”指简陋的房屋,"白云岑"为作者所在的山林地方。
2. “日月如流老欲侵”:此句意指时间如同流水般不断流逝,使自己慢慢老去。
3. “岑傍松杉栽万树”:此句中的“岑”是山的意思,而“松杉”指的是松树和杉树。这句描绘了山林景象,即在山的附近种有万株松树和杉树。
4. “于兹十载已成林”:这句表示在这地方已经过了十年,这些树木已长成树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己的茅草屋里埋头苦读,外面的世界仿佛与己无关,时间在他专注的读书生活中不知不觉流逝,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他周围的景色也随着他的成长而变化,曾经只有松树和杉树的岑山,如今已经种植了上万棵树,成为了一片森林,这是诗人辛勤耕耘的成果,也是他精神世界的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岑》是南宋诗人赵方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诗中描述了在东岑游历时所见的美景以及诗人的感慨。
赵方,南宋时著名文人,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东岑》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政治动荡,民生艰难。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却仍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赵方就是这样一位心怀家国的诗人。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期望。
《东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正是国家面临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之时。赵方在此时出游东岑,或许是为了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寻找心灵的慰藉。在游览过程中,他领略了东岑的美丽风光,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博大与生命的短暂。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岑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