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岳亭

标题包含
岳亭
南岳高峰七十二,祝融峰直老人星。 平生最有看山兴,一上斯亭双眼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岳的高峰有七十二座,祝融峰犹如指向天空的老人星。我一生中最喜欢观赏山峰,登上这座亭子,我的双眼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去完善
释义
1. 南岳:这里指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中部。 2. 高峰七十二:指南岳衡山有72座高峰。 3. 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主峰,海拔1300.2米。 4. 直:与“接”同义,表示接近的意思。 5. 老人星:又称寿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象征长寿的神仙。祝融峰在旧时被认为是老人星的象征,故此以老人星代称祝融峰。 6. 平生:这里指作者一生中。 7. 看山兴:游览观赏山景的兴致。 8. 一上:指登上岳亭的瞬间。 9. 斯亭:即岳亭,该诗题目中的亭子。 10. 双眼青:形容登岳亭时看到的美景让作者眼睛为之明亮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岳亭》是宋代诗人赵方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诗中以七十二峰和祝融峰为引,铺陈出壮丽的山水景象,再以"一上斯亭双眼青"之句,生动地展现登上岳亭俯瞰群山时带来的惊喜感受。 "南岳高峰七十二"一句,以七十二峰指代南岳衡山的众多山峰,突出了南岳山脉的巍峨壮丽;"祝融峰直老人星"则进一步渲染了祝融峰的高峻险要。这两句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上勾勒了南岳山水的壮观景象。 "平生最有看山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有看山兴"意味着观赏山川风物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紧接着的"一上斯亭双眼青"则是诗人抒发登山体验的精彩一笔。"一上"表明了登上岳亭的过程,而"双眼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亭中极目远望、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也暗示了他心境的宁静与高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亭》是南宋诗人赵方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赵方作为南宋王朝的官员,曾任过太常寺少卿、尚书左司郎中等职务,负责国家的祭祀、礼仪等事务。他的仕途相对顺利,但在南宋中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患频繁,他深感忧虑。 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由于蒙古势力的崛起和金国的威胁,战争不断。国内矛盾也逐渐激化,农民起义时有发生。朝廷内部宦官当权,士大夫群体分化为不同派系,政治斗争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赵方以诗歌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岳亭》这首诗中,赵方通过对岳亭周围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其对宁静和平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同时,通过“晴云”、“古木”等意象,暗示了南宋社会正面临的外患内忧,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赵方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