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登骊山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奉和登骊山应制》阎朝隐 龙行踏绛气:龙:象征皇帝;绛:大红色,这里代指皇恩浩荡;踏绛气:形容皇帝的出行如同踏着瑞气祥云。 天半语相闻:天半:天空中很高处;语:说话;相闻:互相听到。这句是说在高高的天空中,相互能听到对方的话语。 混沌疑初判:混沌:原始状态的世界;疑:好像;初判:开天辟地时的情形。这句话用“混沌”与“初判”来形容眼前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洪荒若始分:洪荒:混沌未开的景象;若:好像;始分:开始分开。这句是承接上句,继续描绘眼前的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神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登上骊山的所见所感。首联“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以龙为象征,表现出皇帝出行的庄重与威严,同时表达了天子与臣子之间的对话犹如天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意境。颔联“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则运用了对开天辟地、世界初分的想象,表达了在皇权下的大治气象如同新世界的诞生,展现出作者的宏大视野和对君主的赞美之情。整首诗笔力雄浑,寓意深远,是唐代应制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登骊山应制》是唐代诗人阎朝隐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睿宗时期(公元684-716年),正值唐朝盛世。在这期间,阎朝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歌深受皇帝赞赏,因此得以在宫廷任职。 在这一时期,唐睿宗继承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的繁荣景象,国家政治稳重,经济发展迅速。骊山作为长安附近的一处风景名胜,吸引了众多皇室贵族前来游玩。这首诗正是描绘了唐睿宗及其群臣登上骊山时的盛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