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

标题包含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 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 朦胧天欲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那时我们偷偷地许下了心愿, 在宴会结束后,心碎断肠的时刻。 挑起银色的灯光,关上门窗, 锦被上略带微寒,正好抵挡秋雨。 泪水满溢在枕头边诉说衷肠, 突然惊醒,宛如笼中的鹦鹉。 那一整夜千般思绪翻涌, 朦朦胧胧间,天已快破晓。
去完善
释义
【应天长】:词牌名。 【当时】:那个时候。 【心事】:心中所想的事情。 【偷相许】:私下约定。 【兰堂】:豪华的客厅。 【挑银灯】:点燃银灯。 【扃珠户】:关闭珍珠装饰的门。 【绣被】:绣花被子。 【微寒】:轻微寒冷。 【值】:遇到。 【枕前】:枕头前。 【泪语】:哭泣说话。 【惊觉】:突然惊醒。 【玉笼】:玉器制作的笼子。 【鹦鹉】:一种会说话的鸟类。 【万般情绪】:各种情感交织。 【朦胧】:模糊不清。 【天欲曙】:天快要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当时心事偷相许"开篇,描绘了一段秘密的恋情,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宴罢兰堂肠断处"则描述了主人公在宴会结束后独自承受的悲痛。接下来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则展现了深夜时分,主人公独守空房的情景。 紧接着的"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则将视角转向了主人公的梦境,表达了她心中的无奈与悲伤。而最后的"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则意味着这段感情的结束,随着黎明的到来,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示了作者对于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是五代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54年,当时冯延巳任南唐中主李璟的宰相,因为性格刚直,时常受到皇帝的猜忌。尽管如此,冯延巳仍然尽心辅佐朝廷,关心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南唐虽然表面繁荣,但实际上已经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政治腐败,民间疾苦重重;外部则面临着强大的北宋王朝的压力。冯延巳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危机,因此在诗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无奈。 这首《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通过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平民百姓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