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毗陵简巽老时有所怀也
从来语默有千钧,乱后相逢气益振。
好鸟开窗如应客,清风挽竹故留人。
更贫岂顾墦间祭,已老犹堪席上珍。
说到苍梧泪横臆,皇天万一照酸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来沉默都有巨大的力量,在纷乱之后重逢更显生气勃发。
鸟儿仿佛在回应窗外的访客,清风吹动着竹林留住来者。
即使贫困也不会去乞讨,老年时仍可以成为筵席上的宝贵嘉宾。
谈起苍梧之野令人泪满胸怀,但愿皇天能体察到这份辛酸。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毗陵:古县名,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一带。
2. 李处权:南宋诗人,曾历任官员,后因战乱隐居江南。
3. 千钧:形容非常重,这里表示话语的分量很重。
4. 语默:指言语和沉默,这里引申为表达和不表达。
5. 好鸟:指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6. 开窗如应客:指开窗迎接客人。
7. 清风挽竹故留人:指清风吹拂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挽留客人。
8. 更贫:指更加贫穷。
9. 墦间祭:指祭扫坟墓。
10. 已老:指年纪已大。
11. 席上珍:指筵席上的美味佳肴。
12. 苍梧: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这里代指故乡。
13. 泪横臆:指泪水充满胸臆。
14. 皇天:指天地,表达对上天的敬意。
15. 万一:指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16. 照酸辛:指关照和理解内心的痛苦。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李处权所作,诗人表达了与好友相聚时的感慨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回忆往事等手法,表现了在动乱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坚定信念的豪放情怀。其中,“好鸟开窗如应客,清风挽竹故留人”表现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与朋友相聚的美好画面,显示出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至毗陵简巽老时有所怀也》是南宋诗人李处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1年,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此时正值宋朝南渡后的政局相对稳定时期,也是文人墨客关注国家大事、抒发个人情怀的时期。
李处权,字伯强,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在这一时期的遭遇非常坎坷。先是被任命为镇江府学教授,后因与秦桧不合而被罢官。此后他辗转各地,过着漂泊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
当时,南宋朝廷在宋高宗赵构的统治下,虽然局势相对稳定,但仍面临着金国的威胁。赵构在北宋灭亡后建立了南宋,为了保住皇位,他采取了求和的策略,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这使得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让许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处权来到毗陵(今江苏常州),怀念起故友吕巽老,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初至毗陵简巽老时有所怀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以及对故人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诗人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