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
簷屋排空阔,薫风眺晚晴。
闲云连树碧,白鸟破烟明。
世乱思君子,身危仗友生。
秪应今夜月,解识故乡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屋檐下的房屋显得开阔,我站在那里享受着微风,眺望着夕阳。我看到蓝天中飘荡的云朵连接着绿树,白色的鸟儿划破了那明亮的烟雾。在这混乱的世界,我们渴望有良才来辅佐,而在这危险的时刻,我们需要朋友的帮助。今晚的月亮应该能理解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东亭:位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以东的一座古代亭子。
2. 簷屋: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即檐下的房子。
3. 排空阔:形容建筑物宏伟壮观,视野开阔。
4. 薫风:指夏天的微风。
5. 晚晴:傍晚时分的晴朗天空。
6. 闲云:悠闲的云朵。
7. 碧:绿色。
8. 白鸟:白色的鸟类。
9. 破烟明:冲破烟雾,显得明亮。
10. 世乱思君子:在乱世中想念有品德的人。
11. 身危仗友生:在遇到危险时,依靠朋友的支持度过难关。
12. 秪应:只应该。
13. 今夜月:今晚的月亮。
14. 解识故乡情:理解并感受到故乡的感情。
去完善
赏析
《东亭》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融的佳作。诗人在题目中提到的“东亭”,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身处的一处亭子,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寓意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首联以“簷屋排空阔,薰风眺晚晴”开篇,描述了诗人所见的开阔景象和傍晚时分的宜人气候。其中,“排空阔”和“薰风”都突出了视野的开阔感和天气的舒适,为接下来的景物描写做了铺垫。颔联中的“闲云连树碧,白鸟破烟明”,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颈联“世乱思君子,身危仗友生”,开始转向抒情。诗人用“世乱”和“身危”这两个词表达了他在现实困境中对品质高尚之人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尾联“秪应今夜月,解识故乡情”,则是对诗人心绪的进一步揭示。诗人把思绪寄托于明亮的月光,表达了远离故乡时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亭》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繁荣,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这一年里,李处权的人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位书生,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官场,但因仕途不顺,后来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王朝虽然国力较弱,但文人墨客们仍保持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们以诗歌为载体,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李处权也不例外,他在《东亭》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