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兼山会食

标题包含
兼山会食
惯从客里换春秋,愧见平生马少游。 怀去仅赢一黄勅,传呼能得几苍头。 浮沉冷宦存吾拙,梦寐清言写我忧。 屡欲相从奏咸夏,怕惊俚耳又休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期寄居在异乡,惭愧没有见到自己真正的朋友。 行囊之中只留下一封任命书,也不能召唤到几个随从。 身在官僚体制中冷暖自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写出我的忧虑。 多次想要和你共同讨论人生,但又担心让庸俗的人听到再次感叹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兼山:古代的桂林城是越文化地区,而“兼山”是漓江边的风景之一,所以“兼山”在此可理解为桂林城的泛指。 2. 会食:指聚集在一起吃一顿饭。 3. 客里:在外地他乡的意思。 4. 马少游:汉代人物,字君公,其寓意应借用了他的名士风范,以自谦表达出诗人对于自身成就的不足之感。 5. 黄勅:古代皇帝下发的诏令,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地方任职时所获得的文书任命。 6. 苍头:指的是年迈的老者,此处代指年老的百姓。 7. 冷宦:地位较低或者闲散的官员。 8. 清言:高洁之言,诗人认为内心的话难以实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矛盾和忧虑。 9. 咸夏:指广州地区,因其位置偏南,故有此称。 10. 俚耳:民间的耳朵,这里的意思是以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出民众的需求。
去完善
赏析
《兼山会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涯和内心的忧虑。首联通过“惯从客里换春秋”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以“愧见平生马少游”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愧疚和对家乡的牵挂。颈联则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但又担心自己的归乡会给家人带来困扰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兼山会食》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方蒙仲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原本在京城担任官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调任到地方担任知州。这使得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国屡次南下侵扰,使得南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保卫家园,南宋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国防、发展经济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未完全奏效,民间疾苦依然严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方蒙仲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在他被调任到地方后,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他在《兼山会食》一诗中,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忧虑国家和民生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