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早行
客心悬远路,四鼓出重关。古庙神灯入,虚岩鬼火闲。有烟迷白屋,将雨失青山。不觉凉飙起,飞萤渐渐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旅客心中挂念遥远路途,在四更天就出了重重关卡。
古老的寺庙里的神灯映入眼中,空虚的山岩上幽灵般的灯火显得悠闲。
有烟雾迷住了白色的房屋,将要下雨时失去了青山的身影。
不知不觉间寒冷的狂风兴起,飞舞的萤火虫慢慢回到了原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客心:旅居在外的人的心情。这里指旅人出行时的内心感受。
2. 悬:挂念,担忧。
3. 四鼓:古代用鼓声报时,四鼓是凌晨四点左右。
4. 重关:层层把关。形容关卡之多。
5. 古庙:古老的寺庙。
6. 神灯:神庙里的灯火。
7. 虚岩:空虚的岩石。此处可能指山间的石壁。
8. 鬼火:夜晚时,磷火在地表或浅水域上飘动的现象,俗称“鬼火”。
9. 有烟迷白屋:烟雾弥漫中的白色房屋。
10. 将雨:将要下雨。
11. 失青山:青山在烟雾中模糊不清。
12. 不觉:不知不觉。
13. 凉飙:凉爽的微风。
14. 飞萤:飞舞的萤火虫。
去完善
赏析
《黄山早行》描绘了诗人陈昂早行黄山的所见所感。首联“客心悬远路,四鼓出重关”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与行动。其中,“客心”揭示了诗人的游历者身份,“悬远路”体现了路途的遥远;而“四鼓出重关”则反映了诗人在凌晨时分离开客栈,走出重重关卡,开始漫长的旅程。
颔联“古庙神灯入,虚岩鬼火闲”通过描绘古庙神灯和虚岩鬼火的景象,展现了黄山的神秘氛围。这里,“神灯”象征神灵的庇佑,而“鬼火”则暗示着幽灵般的气氛,两者共同构成了黄山的神奇意境。
颈联“有烟迷白屋,将雨失青山”进一步渲染了黄山环境的变幻莫测。“有烟迷白屋”意味着薄雾弥漫,遮住了白色的房屋,使得景物变得模糊不清;而“将雨失青山”则表示即将下雨的天空失去了明亮的色彩,青山逐渐消失在茫茫烟雨之中。
尾联“不觉凉飙起,飞萤渐渐还”以凉风和飞萤作为诗人感触黄山之行的象征。其中,“凉飙起”意指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凉爽;而“飞萤渐渐还”则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场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黄山之夜的感受,以及他内心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
总的来说,《黄山早行》通过描绘旅途中风景、感受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充分展示了诗人陈昂对黄山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富有韵味的表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黄山的神奇世界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山早行》是唐代著名诗人陈昂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天宝年间。这一时期正值唐玄宗晚年,安史之乱爆发前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逐渐加剧。
陈昂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情横溢。然而,他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未能施展抱负。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及第。在漫长的求仕过程中,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对社会的黑暗面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天宝年间,陈昂游历了江南各地,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同游览名胜古迹,探讨文学创作。在这一时期,陈昂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他的诗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表达了民众的疾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山早行》就是陈昂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早行途中所见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通过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陈昂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是如何以他的诗篇反映现实、关注民生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