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沙市

标题包含
沙市
此乡如地肺,一望渺无山。春在楼台里,江浮花鸟间。荆州不愿识,王粲未能还。渔钓堪糊口,柴扉昼亦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乡村仿佛是大地的肺部,一眼望去四周全无山影。春天就在那一栋栋楼阁之中,江水之上漂浮着花鸟的身影。我对这座荆州城并不感兴趣,而王粲也没有能够回到这里。靠捕鱼钓鱼来勉强维持生活,简陋的木门白天也关闭着。
去完善
释义
1. 沙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江城”之称。这里地势低洼,水网纵横,历史上曾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 2. 地肺:古代地理学上的术语,指地形中的低凹处或盆地。这里借用地肺来形容沙市的地理位置。 3. 一望:形容视野开阔,一眼就能看见很远的地方。 4. 楼台:泛指楼房和高台,这里用来形容城市的繁华景象。 5. 江浮花鸟间:形容江面上飘荡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6. 荆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曾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这里用荆州来代指历史上的繁华都市。 7. 不愿识:表示不想去认识或了解。这里是诗人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 8.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后因战乱流离失所,客死他乡。这里用王粲来代指历史上的文人墨客。 9. 渔钓:指捕鱼为生的生活方式。 10. 柴扉:用树枝和草编织的简陋门扉,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住所。
去完善
赏析
《沙市》一诗以描绘沙市的地理风貌为主线,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人生观照。全诗四联八句,分述如下: 首联“此乡如地肺,一望渺无山”,强调沙市的地理位置独特,地势平坦且无明显山脉。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沙市的地貌特征以及其与其他城市的差异。 颔联“春在楼台里,江浮花鸟间”,描绘了沙市的繁华景象。诗人以楼台象征沙市的繁荣,以花鸟为点缀,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拟人化手法,将春天融入其中,传达了沙市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荆州不愿识,王粲未能还”,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里,诗人提到了古代荆州的知名人物王粲,以此暗示出沙市虽地处楚国故地,但与古荆州相比已今非昔比。诗人以此为依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尾联“渔钓堪糊口,柴扉昼亦关”,呈现了沙市百姓生活的真实场景。诗人通过对渔钓和柴扉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当地民众简朴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虽然简朴,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充满智慧和尊严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沙市》是唐代诗人陈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沙市一带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下是一段关于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描述: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初期,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沙市作为长江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商业繁荣,人口聚集,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驻足于此。 陈昂,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12-805)。他曾任监察御史,后因触怒权贵被贬谪至沙市。在这段时间里,陈昂目睹了沙市的繁华景象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感慨万分,于是创作了这首五言律诗,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在陈昂生活的时代,唐朝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权力争夺加剧,宫廷斗争愈演愈烈,许多文人士子也因此受到牵连。陈昂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宦海沉浮多年,最终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至沙市。这种人生的起伏跌宕,使他对故乡有了更深的眷恋,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