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清流山宿云庵访忠公
虽愧许玄度,远寻支道林。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落日飞黄叶,寒风定远禽。对床两知己,十载怅分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我比不上许玄度,但是我也要尽力去追寻支道林的足迹。清澈的溪水映照出我洁净的内心,大山的美景让我更加坚定了禅意。太阳落下,金黄的叶子在空中飞舞,寒冷的北风让远方的鸟儿都安静下来。面对这张床的两位知己,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见面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惆怅。
去完善
释义
1. 许玄度:即许询,字玄度,东晋名士,擅长山水诗。
2. 支道林:支遁,字道林,东晋高僧,世称支公。
3. 黄叶:秋天枯黄的树叶。
4. 定远禽:使远方的鸟安静下来,此处指风声止息,鸟儿安静地栖息。
5. 对床:并肩同坐。
6. 分襟:离别。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陈昂以访友为主题,通过对清流山云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爽情怀与不俗才情。诗歌首联“虽愧许玄度,远寻支道林”,诗人自比许玄度,远寻支道林,彰显了诗人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颔联“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溪水环绕的静室,映衬出山的颜色和清幽氛围,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颈联“落日飞黄叶,寒风定远禽”,通过描绘落日和寒风中的黄叶、远禽,展现出自然界的肃杀之气,更突显了诗人的孤独和苍凉之感。尾联“对床两知己,十载怅分襟”,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和对过去十年分别的怅然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感慨,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初,诗人陈昂游历四方,寻找心灵的慰藉。在去往清流山的路上,他偶然发现了一座云庵,便决定探访居住在这里的忠公。此时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在这宁静的山林之中,陈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力量,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陈昂生活在贞观之治的盛世背景下,国家的繁荣稳定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他曾积极从政,却因个性鲜明而未能在官场上得到重用,这也使他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他在旅途中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艺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诗歌风格。
此次拜访忠公,陈昂希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人生的启示。他与忠公促膝长谈,畅谈理想、人生及家国情怀,深感彼此思想的共鸣。回到旅途中的驿站,陈昂怀着激荡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入清流山宿云庵访忠公》。这首诗描绘了他这次寻访之旅的心得体会,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