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秋落日
败叶如相约,时时竞远飞。露浓秋欲去,寒急市先稀。天变扬沧海,山昏失翠微。鸣鸦千百点,为我送将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凋零的落叶仿佛互相约定,时刻竞相飘向远方。露水浓郁时秋天将要离去,寒冷加剧时市集渐渐冷清。天气变幻,海洋波涛汹涌;山脉昏暗,失去了翠绿的美景。千百只乌鸦啼鸣着,好像在为我送行,带我回到远方的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败叶:凋落的树叶。
2. 露浓:露水浓重。
3. 寒急:寒冷加剧。
4. 市先稀:市集逐渐变得冷清。
5. 天变扬沧海:天气突变,沧海波涛汹涌。
6. 山昏失翠微:群山在昏暗的天色中失去了青翠的颜色。
7. 鸣鸦千百点:指众多乌鸦鸣叫。
8. 送将归:送我回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残秋落日的景色,以及自然界和市井的变化。从“败叶如相约,时时竞远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落叶纷飞、萧瑟的秋天景象;而“露浓秋欲去,寒急市先稀”则展现了气温骤降时,人们开始离市回乡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天变扬沧海,山昏失翠微”表达了天气变化的剧烈及自然景色的渐变。最后,“鸣鸦千百点,为我送将归”则以乌鸦的啼鸣收尾,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秋天的留恋与感慨。整首诗既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又传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时光流转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残秋落日》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陈昂之手,创作于公元805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昂刚刚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巨变。他被贬为遂州司马,离开了繁华的京城长安,来到了遥远的南方。这种突然的转变让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和失落。他曾经的梦想,对朝廷的忠诚,对生活的热情,都在这一刻破灭。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昂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关注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他看到秋天即将离去,夕阳渐渐落下,心中涌起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留恋。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残秋落日》,表达了他的心情和对生命的感悟。
在陈昂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衰落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寻找心灵的慰藉。陈昂也不例外,他在生活中经历了磨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生的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