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令赋残荷遂口占
万木方零落,荷先叶自伤。既圆应有破,久翠渐多黄。盖或随波荡,茎犹惹露香。蓐收无赖日,恼杀两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有树木都开始凋零,荷花却抢先开始了自我凋谢。虽然已经圆了但也会有破损的时候,长久的绿色也逐渐多了黄色。荷叶可能随着波浪晃动,而荷花的茎仍然吸引着露水带来的香气。在秋天这个让人无奈的日子里,这对鸳鸯可能会感到困扰。
去完善
释义
1. 万木方零落:万木,指代各种树木;方,正在;零落,凋谢。这句意思是此时正当各种树木凋零的时候。
2. 荷先叶自伤:荷,这里指荷花;先,首先;叶,指荷叶;自伤,自我感伤。这句是说荷花在春天盛开时,夏天就凋谢了,似乎是提前预感到自己即将衰败的命运而感伤。
3. 既圆应有破:既,已经;圆,指荷叶丰满圆润;有,应该;破,破损。这句是讲饱满的荷叶到了秋天也会逐渐出现破损。
4. 久翠渐多黄:久翠,长久的绿色;渐,逐渐;多黄,变成黄色。这句说经过长时间的翠绿,叶子会逐渐变黄。
5. 盖或随波荡:盖,荷叶的基部;或,或许;随波荡,随着水波浮动。这句是描述荷叶在水面上随风摇曳的姿态。
6. 茎犹惹露香:茎,指荷花的茎干;犹,还;惹,引来;露,露水;香,香气。这句是说荷花的茎干仍然能吸引露水和空气中的香气。
7. 蓐收无赖日: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秋神;无赖,这里是形容秋天的景象;日,时候。这句是在描绘秋神在支配一切的季节中,荷花的命运变得艰难。
8. 恼杀两鸳鸯:恼杀,使烦恼;两鸳鸯,指一对恩爱鸳鸯。这句是指看到荷花凋谢的景象,使得河中的鸳鸯也感到烦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残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首联通过对比手法,写树木凋零时荷叶也早现败落,传达出生命的无常与短暂。颔联以荷之圆的比喻映衬人的生命,表达了美好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颈联以荷梗在水中摇曳的情景,表达了虽处困境仍向往美好的心态。尾联借秋天的到来影响到荷花的美景,烘托出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的伤感情绪,以及扰动鸳鸯的爱情生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忧思和怀想。全诗哀而不伤,韵律和谐,显现出诗人以草木为友的自然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令赋残荷遂口占》是南宋诗人陈昂于庆元二年(1196年)创作的五言绝句诗。这一时期,正值金宋对峙的南宋中期,政治环境复杂多变。
在这一年里,陈昂担任湖广总督一职,负责管理湖南、湖北等地的军政事务。作为一位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在前线为国效力,经历了战争的风风雨雨。与此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艰辛。他与妻子感情深厚,但因常年征战,两人聚少离多,这使他倍感思念之痛。
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在内政方面,由于南宋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理学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理学家们对于权力和道德的关系等问题存在分歧,导致政治斗争激烈。在外交方面,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两国边境冲突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昂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责任感。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陈昂眼见湖中的残荷,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有令赋残荷遂口占》。通过描绘残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虽为即兴之作,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