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帝城月下在路

标题包含
白帝城月下在路
马体汗如雨,余应有苦辛。独支天外路,易困斗南人。乳虎游斜日,苍猿聒暮春。那期故国月,白帝照悬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马流汗如雨下,我应该有辛苦的时候。独自支撑在天外的路上,容易疲倦不堪。小老虎在夕阳下游玩,苍老的猿猴在暮春时分吵闹。期待故国的月亮,白帝照亮我破旧的衣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马体汗如雨:形容马的汗水如同雨水一样。 2. 独支天外路:独自支撑在天外的道路上。 3. 易困斗南人:容易使南方的人感到困倦。 4. 乳虎游斜日:小老虎在夕阳下游玩。 5. 苍猿聒暮春:苍老的猿猴在春天的黄昏时分吵闹。 6. 那期故国月:哪里期待故国的月亮。 7. 白帝照悬鹑:白帝城的月光照耀着无衣蔽体的我。
去完善
赏析
《白帝城月下作》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孤寂而又壮丽的景色。首联通过马的汗水和诗人自己的艰辛来表现旅途的艰难,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执着。颔联则描绘了孤独的旅程和诗人奋斗的意志,表达了诗人坚持前行的决心。颈联以生动形象的动物活动展现自然景象,富于生活气息的同时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尾联则寄情于故乡之月,借白帝城的月色映照着自己衣衫褴褛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在远方漂泊中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全诗将景物、情感与个人经历融为一体,既展现了作者不凡的才情,也传达了其面对困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帝城月下在路》是唐代诗人陈昂的一首描绘旅途夜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58年)。这个时期,陈昂因战乱离开故乡,踏上了漂泊流离的旅程。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遭遇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昂作为文人雅士,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种种苦难。他感叹国家兴亡,忧虑民生疾苦,于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用文字记录下这段艰难的岁月。 在这首诗中,陈昂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白帝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愤怒。他用“江声浩荡”来形容波涛汹涌的长江,象征国家的动荡不安;用“夜风寒”来形容寒冷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孤寂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