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查仲文雪中即席所赋
方帽冲泥有客来,九衢俗眼莫惊猜。
一樽相对十年外,两脚新从万里回。
壮志未随衰鬓改,孤怀良为故人开。
雪中细放梅花发,不用匆匆羯鼓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戴着头巾的客人踏泥而来,不要惊讶,路人请别多加猜测。两人把酒言欢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客人的双脚刚跨过大洋回到此地。时光荏苒,他的豪情壮志不减当年,老去的只是他头上的白发。他的内心充满了孤独的情怀,只因为他在等待着老朋友。雪中的梅花悄悄地开放,不需要急促的鼓声催促它们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方帽:古代的一种头巾。
2. 冲泥:在泥路上行走。
3. 九衢:众多的道路。
4. 俗眼:世俗的眼光。
5. 莫惊猜:不要惊讶或猜测。
6. 一樽:一杯酒。
7. 十年外:指时间过去很久。
8. 两脚新从万里回:形容长途跋涉归来。
9. 壮志:远大的抱负。
10. 衰鬓:衰老的鬓发。
11. 孤怀:独自的心情。
12. 故人:老朋友。
13. 细放:慢慢开放。
14. 梅花:一种象征高洁、坚韧的花。
15. 羯鼓: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
16. 催:催促。
去完善
赏析
《和查仲文雪中即席所赋》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雪中的景象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人的真挚感情。
首联“方帽冲泥有客来,九衢俗眼莫惊猜”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雪中访客的情景,暗示了诗人与这位朋友的深厚友谊。
颔联“一樽相对十年外,两脚新从万里回”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千里归来的喜悦。这句诗表达了时光荏苒、岁月沧桑之感,也表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颈联“壮志未随衰鬓改,孤怀良为故人开”流露出诗人虽已年长,但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故人的诚挚情感。这表明诗人面对生活的坎坷,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尾联“雪中细放梅花发,不用匆匆羯鼓催”则以梅花的形象象征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表达出诗人愿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查仲文雪中即席所赋》是南宋诗人张栻的一首题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此时,张栻任职于朝廷,负责参与国家政务的处理。然而,他感到自己才能不足以胜任繁重的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因此,他在与友人查仲文在雪中的交谈中,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个时期,南宋刚刚建立不久,政治尚不稳定。由于北宋的灭亡,大量的人口、财富和文化受到破坏,使得南宋的国力远逊于北宋。同时,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这使得南宋朝廷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求生存。在这个背景下,张栻与其他士人共同努力,希望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