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种树

标题包含
种树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鹄,字士鸿,号红兰主人。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乾隆时期(1736-1795)。江苏苏州人。 于鹄擅长花鸟、草虫、蔬果等题材,尤以画葡萄著称,有“于葡萄”之称。他的画风工细,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新栽种的树下,我仿佛感受到了四邻间的生机与活力, 如同在故乡的春天里漫步于山野之间。 当这棵树长大后,周围的人们也逐渐老去, 那时再来看看这些攀爬、摘取果实的人,他们已白发苍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种树:种植树木。 2. 一树新栽:一棵新种植的树。 3. 益四邻:对周围的邻居都有好处。 4. 野夫:乡村农夫。 5. 旧山春:指昔日家乡的春天。 6. 多是:大多是。 7. 人先老:人们已经老去。 8. 垂白:头发花白的老人。 9. 攀折:摘取枝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植树所带来的美好环境和美好愿望。首句“一树新栽益四邻”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种植一棵树让周围的人都能受益。第二句“野夫如到旧山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仿佛看到了故乡的春天美景。而第三句“树成多是人先老”则寓意着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而我们却在不断地老去,体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最后一句“垂白看他攀折人”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为后人带来幸福和便利。整首诗以植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时间和奉献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种树》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 于鹄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不擅长官场交际,屡次落第。后来,他选择隐居于庐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 在《种树》这首诗中,于鹄以种树为喻,表达了渴望得到贤明君主提拔的心愿。他用“种树皆待春”来形容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机会,用“见树便如面”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和敬仰。这种对人才的热切期待,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