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经江原县有作

标题包含
再经江原县有作
徙命乘轺入锦川,岷沱寒霁好人烟。 弹琴旧治俄三政,持斧重来未十年。 欲去民忧同乐只,敢孤朝寄独恬然。 邑城东望踟蹰久,魏阙天遥里数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接到命令乘车来到美丽的锦江河畔,岷江和沱江在此交汇,寒冷的天气让人想要避世烟火。在曾经治理过的地方弹奏古琴,仿佛过去的三度政事仍在眼前,而我离任不过短短十年。我期望能够化解百姓的忧虑与他们共享快乐时光,但朝中大事纷繁复杂,独自承担这恬淡的使命让我感觉沉重。站在城楼向东望去,长久地陷入了沉思,那遥远的皇宫犹如千里之外的天际。
去完善
释义
1. 徙命乘轺入锦川:徙命,指改变任命;乘轺,指乘坐小车出行;锦川,古代蜀地河流名,这里代指四川地区。 2. 岷沱寒霁好人烟:岷沱,岷江和沱江,二江均位于四川境内;寒霁,指冬天的雨后放晴;好人烟,意指人们聚集的地方。 3. 弹琴旧治俄三政:弹琴,形容赵抃为政清廉,暇时以弹琴自娱;旧治,指以前治理过的地方;俄三政,意指经历了三个政令阶段。 4. 持斧重来未十年:持斧,表示担任地方官员的称谓;重来,指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未十年,意指距离上次任职不到十年时间。 5. 欲去民忧同乐只:欲去民忧,指想要消除民间的忧虑;同乐只,共享欢乐的时刻。 6. 敢孤朝寄独恬然:敢,自我谦虚之词;孤朝寄,朝廷给我的重任;独恬然,独自保持平静的心态。 7. 邑城东望踟蹰久:邑城,指江原县的县城;东望,向东眺望;踟蹰久,长时间犹豫不决。 8. 魏阙天遥里数千:魏阙,战国时魏国宫殿大门,这里借指朝廷;天遥,指距离朝廷遥远;里数千,指相距数千里。
去完善
赏析
《再经江原县有作》是北宋诗人赵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再次经过江原县时的所见所思。诗人以江水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朝廷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首联“徙命乘轺入锦川,岷沱寒霁好人烟”,描述了诗人再次来到江原县的情景。“徙命乘轺入锦川”,诗人以乘坐轻便马车来到美丽的锦江比喻自己再度出任江原县令。“岷沱寒霁好人烟”,岷江和沱江的交汇处,气候宜人,景色美丽,适宜人居。这里既是对江原县地理位置的描绘,也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 颔联“弹琴旧治俄三政,持斧重来未十年”,诗人回忆了自己上次治理江原县的情形。“弹琴旧治”,运用古琴治理国家政事,意指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俄三政”,时间过得很快,已经过去了三次政事。“持斧重来未十年”,虽然相隔不久,但已是十载之后,诗人再次担任江原县令。这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欲去民忧同乐只,敢孤朝寄独恬然”,表达诗人治理江原县的决心和忧虑。“欲去民忧同乐只”,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消除百姓的忧愁,共同分享快乐。“敢孤朝寄独恬然”,表明诗人虽然担任地方官职,但仍心存顾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里的“孤朝寄”,指的是诗人远离朝廷,在地方任职。 尾联“邑城东望踟蹰久,魏阙天遥里数千”,诗人站在江原县邑城向东望去,距离朝廷的皇宫还有数千里之遥,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踟蹰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举棋不定的心理状况。“魏阙天遥里数千”,诗人以远眺皇宫的景象,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