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
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怎能忍心聆听树林深处传来的杜鹃凄切的啼鸣声?它似乎在催促漂泊的人早日归家。
去完善
释义
杜鹃:又称子规,其叫声常被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之意,寄托游子思乡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此词开篇以壮阔之景起笔,“楼上晴天碧四垂”勾勒出一幅广袤辽远的画面,而“楼前芳草接天涯”则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感,同时隐喻离愁的绵延不绝。第三句“劝君莫上最高梯”,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劝诫,暗示登高望远易引发无限愁绪。
下片转入具体物象描写,“新笋已成堂下竹”点明季节更替,寓意青春不再;“落花都上燕巢泥”则用细腻的笔触刻画春光消逝后的景象,令人倍感惋惜。结尾一句“忍听林表杜鹃啼”,借杜鹃悲鸣渲染出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全词的情感达到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词结构严谨,语言清丽隽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是一首典型的婉约风格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周邦彦正处于人生由盛转衰的阶段。彼时他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仕途起伏与人生沧桑。在一个暮春时节,词人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感怀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面对眼前芳草萋萋、落花飘零的景象,内心涌起对青春易逝、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遂写下此词。词中"劝君莫上最高梯"一句,既是自劝也是劝人,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