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赵东野
朅来问讯病维摩,花满溪堂竹满坡。
发秃齿危俱老矣,人高诗苦柰穷何。
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犹有忧时两行泪,临风挥洒湿藤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近来听说维摩多病在身,
满眼花开满地绿意盎然。
头发稀疏牙齿摇动已老矣,
他人眼中的高尚和写诗的苦涩只能如此了。
四面的山峦便是最美的清凉国,
一间小屋就是安乐的住处。
仍然有为时事忧虑的泪水,
迎风洒落湿润了藤萝。
去完善
释义
1. 访:访问;探访。
2. 赵东野:南宋诗人,字履常,号东野翁。这里代指作者的朋友。
3. 朅来:远行前来。
4. 问讯:询问消息;问候。
5. 病维摩:维摩罗诘生病了,这里是比喻自己的朋友赵东野生病。
6. 花满溪堂:溪堂,溪水边的亭子。此处形容朋友的住所周围花开繁茂。
7. 竹满坡:山坡上长满了竹子。
8. 发秃齿危:头发稀少,牙齿松动,形容年纪已大。
9. 俱:都。
10. 人高诗苦:诗人地位高尚,但生活困苦。
11. 柰:奈何,无可奈何。
12. 四山:四周的山峦。
13. 清凉国:佛教语,指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地方。
14. 安乐窝: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居处,指安宁、舒适的居住环境。
15. 犹有:还有。
16. 忧时:为国家时事忧虑。
17. 临风:面对风吹的方向。
18. 挥洒:挥洒自如,形容写字作画等技艺娴熟。
19. 湿藤萝:形容泪水滴在藤萝上,使藤萝湿润。
去完善
赏析
《访赵东野》这首诗通过描绘病中的赵东野生活环境及他面对困境时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借助于自然景物,如满溪的花、满坡的竹子,以及“四山”“一室”等形象,来传达出友情和心境的变化。
然而,尽管生活贫困、身体抱恙,但赵东野依然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即使面临困厄仍对世事关心,两行眼泪更是凸显了他内心的善良与坚韧。诗人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赵东野的品质,同时也隐含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赵东野》是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
在这一年里,戴复古已经五十多岁,然而他的人生旅程却充满了曲折。自小热爱文学的他,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识字。直到三十多岁,他才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陆游学。陆游学对戴复古的才华非常欣赏,将他带到临安(今杭州),并推荐他加入太学。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因为一场火灾,戴复古失去了所有财产,也失去了他的家人。这段人生际遇使他更加珍惜朋友和友情,也更加坚信自己的才华。
此时,南宋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人不断侵扰北方边境,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十分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戴复古选择用诗歌来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同时也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在他的好友赵东野家中,戴复古写下了这首《访赵东野》。诗中描绘了他们在月光下畅饮,共谈人生的情景,表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诗中也传达出戴复古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