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风

标题包含
春风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使者带来和煦的气息,弥漫在整个世界。植物生长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它们开花的顺序难以相同。草木只需春风吹拂便能蓬勃生长,而山间的野花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绽放。每年春天都有这样一批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如同骑马的人一样,轻盈地飘入那玉蟾宫。
去完善
释义
1. 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神之一,主司东方,代表春天。这里借指春风。 2. 和气:温和的气流,即春风。 3. 吹嘘:吹拂,吹动。 4. 万国:指全国,各国。 5. 发生:草木生长。 6. 宁有异:没有什么不同。 7. 先后:时间上的早与晚。 8. 辇草:一种竹子,茎叶可编织为车帘。这里指辇草山,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境内。 9. 岩花:生长在岩石上的花朵。这里指钟乳花,又称石钟乳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石花,常见于溶洞中。 10. 应费功:应该要花些功夫。 11. 三十骑:指三十名骑兵。 12. 玉蟾宫:古代传说中的月宫。
去完善
赏析
《春风》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以春风为主题创作的。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联“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青帝是神话中的春神,这里用来象征春风。诗人以“和”、“气”来形容春风,表现出春风的温暖和生机。同时,“吹嘘万国中”则表现出了春风的无处不在和无所不能。 颔联“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写的是春风对于万物生长的作用。诗人认为,无论是何种生物,只要受到春风的吹拂,都能茁壮成长,然而它们的生长速度却无法相同。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其对生活哲理的洞察。 颈联“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描述了春风在催发草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辇草是指人工种植的草,它们在春风的作用下很快就能生长;而岩花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绽放。这两句诗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 尾联“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以想象的笔触描绘出春风的轻盈和自由。诗人想象春风每年一次来到人间,就像骑着马儿轻盈地飘进了月宫一样。这种浪漫的想象,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风》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李咸用在公元9世纪中期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李咸用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创作《春风》时,李咸用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晚年才得以出任地方官。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此外,唐朝晚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频发。这些时代背景都对李咸用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首《春风》中,他以春风比喻国家的太平盛世,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疾苦和不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