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标题包含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帝里:京城。 2. 高且静:指韦先辈的品质与地位高尚而宁静。 3. 有句寄闲人:指韦先辈用诗句寄托他寄情山水的志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雨后景象的诗。在诗的开头,诗人以“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两句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展示了春雨后的清新与生机。接下来,诗人通过“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两句,表达了春雨过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书桌上的尘埃都被冲洗得一干二净,这种宁静的氛围让人倍感舒适。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这两句意味着在春雨过后,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树木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注,用“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来表达自己希望借此机会与友人分享这份宁静的心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支持。整首诗通过对春天雨后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所作,创作于公元840年左右。此时正值唐文宗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宦官权力日益强大,政治腐败严重。 刘得仁出身名门望族,但由于家族逐渐衰落,他的生活并不富裕。在科举考试中,他屡次受挫,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春雨后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深深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