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泛若耶溪

标题包含
泛若耶溪
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 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 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 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后初晴牵动起田野间的情感,我独自驾舟来欣赏这美景。 积水与远方的天空相连,夕阳斜照万物如诗如画。 河岸曲折,白云追随;山峦回转,泉水叮咚作响。 遥望远方那寒冷之源,禁不住放下轻舟的船桨,想要前去探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霁雨:指雨后初晴的天气。 2. 牵野情:引发出对田野的喜爱之情。 3. 孤舟:孤独的小船。 4. 遂兹赏:顺路欣赏沿途风光。 5. 积水:聚集的水面。 6. 连远空:连接着遥远的天空。 7. 落日:夕阳。 8. 垂万象:喻指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 9. 岸回:岸边曲折。 10. 云独随:只有云朵伴随左右。 11. 山转:山脉的蜿蜒。 12. 泉更响:水流声更加响亮。 13. 望望:不断张望。 14. 寒源:寒冷的源头,指水源地。 15. 由言:顺其自然地说话。 16. 放轻桨:放缓划桨的速度。
去完善
赏析
《泛若耶溪》是释行肇的一首五言古诗,以“泛舟若耶溪”为主题,描述了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傍晚,独自在溪上泛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 首联“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写的是雨后天晴,诗人被大自然的美丽所吸引,决定乘舟游览。这里的“霁雨”指的是雨后初晴,“野情”是指诗人对大自然的美感的情怀。“孤舟遂兹赏”中的“孤舟”代表诗人独自一人,“遂兹赏”表示诗人顺着溪流欣赏美景。 颔联“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积水连远空”是说溪水的波光粼粼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水天一色的景象。“落日垂万象”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的一切景象都仿佛被落日的余晖所笼罩。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泛舟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壮丽。 颈联“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继续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岸回云独随”是说随着船行的方向转变,岸边的云朵也仿佛随之移动,给人一种云在跟随船只的感觉。“山转泉更响”则写出了当山势发生变化时,溪水的声音也会随之变化。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泛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尾联“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是诗人对源头冷泉的向往之情。“望望极寒源”是说诗人不断眺望远方的水源,渴望看到那寒冷的源头。“由言放轻桨”则表达了诗人为了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愿意轻轻地划动船桨,不破坏这宁静的氛围。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又传达出他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总的来说,《泛若耶溪》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初晴的泛舟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若耶溪》是唐代著名诗僧释行肇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强大,文化繁荣发展,诗歌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释行肇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的诗歌既有出世的超脱,又有入世的关怀。 在创作《泛若耶溪》这首诗时,释行肇可能正游历在江南一带的名胜古迹之间。若耶溪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南部,相传为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地方,因此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诗人在这里泛舟游览,欣赏着美丽的山水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美好。 此外,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影响诗人创作的重要因素。唐朝初年,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战乱,百姓渴望和平与安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和平的祝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