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益阳县丞赵参议

标题包含
挽益阳县丞赵参议
一种银潢秀,清名仰太虚。 甲科尝擢第,午夜尚观书。 已觉身非我,那堪丞负余。 斯人无复见,掩涕一欷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它的清名令人敬仰。它曾经在高科考试中名列前茅,即使到了深夜依然勤学不倦。然而发现自己不再属于这个星球,多么希望能够承受住这份压力。但是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掩面而泣的唏嘘。
去完善
释义
1. 银潢:指天上的银河,比喻朝中的显贵。 2. 清名:清白高尚的名声。 3. 太虚:天空,宇宙空间。 4. 甲科:科举考试中试者为甲科,此指进士及第。 5. 午夜:夜半时分。 6. 观书:读书学习。 7. 丞:县丞,地方官职,辅佐县令。 8. 负余:辜负,对不起。 9. 斯人:此人,这里指赵参议。 10. 掩涕:掩面流泪。 11. 欷歔:悲伤的样子,形容难过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的深深痛惜。首句“一种银潢秀”中的“银潢”意指银河,象征着这位官员如银河般璀璨的光辉。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他才华出众、勤奋好学的风貌。而后两联则表达了这位官员的品格高尚,以至于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如同生命的力量,而现在却再也看不到了,怎不让人惋惜落泪呢?这首诗情感深切,语言优美,将一位令人敬仰的官员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益阳县丞赵参议》是南宋诗人彭龟年创作的悼亡诗。这首诗歌颂了赵参议的忠诚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彭龟年在这一时期曾担任官职,对国家的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赵参议作为彭龟年的同僚和朋友,他的离世使彭龟年深感痛惜。 在悼念赵参议的同时,彭龟年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以赵参议为榜样,希望自己的同仁们能够像赵参议一样,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