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径坂左司使君惠和近诗为亲而喜合天理之公得性情之正复用韵以庆 其二

标题包含
径坂左司使君惠和近诗为亲而喜合天理之公得性情之正复用韵以庆 其二
何曾学圃学为农,陋巷萧然白发翁。 便拜冯唐长郎署,更荣弘景相山中。 诏褒忠孝垂青史,上想仪型遣画工。 庄叟湛然元不动,平生风雨视穷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腾(1172年-1231年),字茂实,号庸斋,南宋福州府福清县(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历仕宋宁宗、宋理宗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谥“文定”。 赵汝腾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学圃学为农":指学习务农,这里暗示自己并没有专门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农民。 2. "陋巷萧然白发翁":形容生活在破旧小巷的贫穷老人。 3. "冯唐长郎署":借用冯唐的故事,意指被任命为官职。 4. "弘景相山中":指的是陶弘景隐居深山的事迹,这里是表示自己得到了荣誉和地位。 5. "诏褒忠孝垂青史":皇帝的诏书赞扬忠诚孝顺的人,并使其事迹流传千古。 6. "上想仪型遣画工":指令人绘制形象,以示敬意和怀念。 7. "庄叟湛然元不动":引用庄子哲学中的“湛然”,意思是心灵宁静,不受外界影响。 8. "平生风雨视穷通":一生经历过风雨波折,贫富通泰都淡然处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有德望的官员在知天命之年仍持操守、心系百姓的品质。诗人借用了农田、冯唐、弘景等元素,勾勒出一位忠诚于国家与百姓的儒士形象。同时,通过对“诏褒忠孝”与“上想仪仪”的描绘,突显了这位官员坚守信念、传承文明的精神风貌。此外,通过引用庄叟的典故,诗人表达了逆境中保持平静心态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风雨如何变幻,都应笑对人生起落,安身立命,坚守本性。整体而言,此诗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在艺术与哲学上的高度修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出自南宋赵汝腾之手,创作于公元1258年前后。此时的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金国的威胁日益严重,民间疾苦不断。诗人赵汝腾在政府任职,对民生困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这个时期,赵汝腾的个人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左司使这样的高级职务,但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被迫离职。这使得他对官场生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慨。在这段时间里,他致力于诗歌创作,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诗歌之中。 这首《径坂左司使君惠和近诗为亲而喜合天理之公得性情之正复用韵以庆 其二》是赵汝腾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以“合天理之公,得性情之正”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忠诚与担当,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