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王志夫来
懒观南土化,归勒北山铭。
蜡屐乃相过,巾车何不停。
复回千里驾,去食五侯鲭。
想见知君到,传呼合下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我慵懒地观察南方土地的变化,回归北方山川的记忆。
用蜡做的鞋子可以相互拜访,为什么不用头巾和车子呢?
再次驾驶千里的马车,品尝贵族的美味佳肴。
当知道你要来的时候,通知你的到来就像摇动下的铃声一样清晰可闻。
去完善
释义
1. 南土化:指南方地区的水土。这里可能暗含作者对南土的疏离情绪。
2. 归勒北山铭:意指隐居北山。铭,铭文。此处可以理解为山中碑刻的诗文或语句。
3. 蜡屐:古代的一种鞋子,用蜡涂抹鞋底。这里形容朋友间相聚行走。
4. 巾车:有巾盖的车子,古代贵者所乘。此句表示停车相会。
5. 千里驾:距离遥远的旅程。这里指从远方赶来。
6. 五侯鲭:比喻权贵的门庭。五侯,五位显贵诸侯。鲭,是一种鱼的名字。
7. 传呼:传递命令或召唤的声音。
8. 合下铃: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面的人举着一面小旗引导道路,后面跟着骑马的官吏,最后面有人拿着铃铛,叫“合下铃”,让路上行人躲避。此处意思是朋友来了要迎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的“懒观南土化,归勒北山铭”表达了诗人对南方风土的倦意和对北方家乡的眷恋。而“蜡屐乃相过,巾车何不停”则表现了诗人的热情和友情的珍贵。接下来的“复回千里驾,去食五侯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感情和信任。最后,“想见知君到,传呼合下铃”则以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到来的期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王志夫来》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晁公溯正处于晚年阶段。此时他的生活状态已经相对安稳,从政经历丰富,辗转多地担任地方官职,同时也曾任职中央朝廷。虽然他的人生阅历丰富,但在面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金人南下入侵的混乱局势下,仍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等问题十分严重。金人屡次南侵,导致民不聊生,国土丧失。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有一些文人志士如晁公溯等积极呼吁改革,希望可以力挽狂澜。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写下《喜王志夫来》以表达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欢迎和期望共同为国家献力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