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题
驱除睡思茶瓯外,收拾春光酒盏中。
万种穷愁浑不问,世间此乐几人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抛开困倦思绪喝一杯茶,欣赏大好春光品一杯酒。千般忧虑暂且放下,这种乐趣能有多少人共享呢?
去完善
释义
1. 驱除睡思:摆脱困倦和烦恼。
2. 茶瓯:茶杯。
3. 收拾春光: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象。
4. 酒盏:酒杯。
5. 万种穷愁:各种困难和烦恼。
6. 浑不问:完全不关心。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驱除睡思”和“收拾春光”为主题,通过对茶和酒的诗意描绘,展现出其洒脱的个性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万种穷愁浑不问”表达了诗人对烦恼与困苦的超然境界,最后一句“世间此乐几人同”则透露出作者感叹这种快乐生活难得的意味。整首诗充满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偶题》是南宋著名诗人陈东于绍兴五年(1135年)创作的五言诗。这一时期,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下攻宋,中原沦陷,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陈东身为南宋文人,对家国之痛、民生之苦感同身受,时刻关注时局发展。在绍兴和议期间,他积极呼吁抗金,主张收复失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作为南宋文人的典型代表,陈东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因直言不讳而触怒权贵,遭受排挤和打击。这使得他在创作诗歌时,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春日偶题》这首诗中,陈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诗句中的“云梦泽”意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祖国河山;“碧桃开”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诗人又通过“黄鹄哀鸣苦不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家国情怀,展现了陈东作为南宋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去完善